(共29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定律发现之后,人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历史上科学家们的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伽利略、开普勒及笛卡儿都提出过自己的解释。牛顿时代的科学家,如胡克和哈雷等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它所受引力的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但是由于关于运动和力的清晰概念是由牛顿建立的,当时没有这些概念,因此他们无法深入研究。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一)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二、月—地检验
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它们之间的作用
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这种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图
7.2-2)?
三、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解放。既然太阳与行星之间、地
球与月球之间,以及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具有“与两个物
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吸
引力,是否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很可能有,
只是由于身边物体的质量比天体的质量小得多,不易觉察
罢了。于是我们大胆地把以上结论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
体之间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
1
和
m
2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千克(kg),距离的单位用米(m),力的单位用牛(N)。G
是比例系数,叫作引力常量(gravitationalconstant),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一)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科学法则;它向人们揭示,复杂运动的后面可能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正是这种对简洁性的追求启迪科学家不断探索物理理论的统一。
(二)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意义:
它把地面上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使人们树立了认识并支配宇宙自然规律的信心,解放了思想.
特别提醒:
(1)求地球对其周围物体万有引力的大小,r是物体到地心的距离,而不是到地面的高度
(2)对于两个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求解,但万有引力定律仍然适用.
(3)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一般情况下,分析问题时,只考虑天体间或天体对放入其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质量较小的物体间引力忽略不计.
四、引力常量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却无法算出两个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因为他不知道引力常量
G
的值。
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通过
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准确地得出了
G
的数值。目前推荐的标准值
G
=
6.672
59×10-11
N·m2
/kg2
,通常取G=6.67×
10-11N·m2
/kg2。
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最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卡文迪什在对一些物体间的引力进行测量并算出引力常量G
以后,又测量了多种物体间的引力,所得结果与利用引力常量
G
按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所得的结果相同。引力常量的普适性成了万有引力定律正确性的有力证据。
应用一:万有引力与重力
应用二:地球重力加速度g及其计算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