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9 07: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文字、视频材料,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分析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掌握其发展变化的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理解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家国情怀)。
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战
发展速度
时间
14世纪
新航路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
经济恢复和发展
经济危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33年
垄断   资本主义
19世纪晚期
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
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理论基础
成功典范
生产力的发展
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
现实需求
科技因素
外部刺激
必然要求
惨痛教训
一、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主导
国际协调
政府调节
市场机制
+
+
1.含义:
2.理论:
5.特征: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6.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调节生产,加大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发展经济,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3.措施:
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目标:
通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国际的收支平衡。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宏观调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945年)
世界银行(WB)
(1945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
国际经济组织
金融
投资
贸易
大国协商,市场干预,协调利益,维护经济
秩序。
(世界贸易组织 WTO 1995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协调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建立了所谓的“双挂钩,一固定”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期
国家
指标
195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所占比例表
——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黄金时期
一、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
发展阶段
(2)20世纪70年代
?
1950-1973
1974-198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
6%
2.4%
通货膨胀率
3.4%
9.9%
项目
期间(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
8.6
英国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
15.7
法国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
10.7
发展阶段
“滞胀”
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有人说:凯恩斯主义不仅是“二战后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适度干预→经济繁荣→过度干预→降低活力→赤字财政→通货膨胀
(1)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2) 国家财政支出过大,对企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是70年代初出现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干预过度加剧了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以史为论:
(3)70年代以后——滞胀时期
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1.国企私有化
2.控制货币
3.削减公共开支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美国总统里根
1.减少政府开支
2.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3.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4)80年代——
缓慢复苏
到1983年初,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低速持续增长。
发展阶段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50—60年代:黄金时期
70年代: 经济“滞胀”
80年代:缓慢复苏
90年代:持续增长
再次衰退
加强国家干预
减少国家干预
时期
特征
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后——70年代初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第三次科技革命,
政府的宏观管理,社会福利政策
1、供给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
2、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解体
3、石油危机的冲击
70年代初期以后
20世纪80年代
撒切尔夫人改革,里根改革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改革
2008年后
黄金时期
“滞胀”
缓慢复苏
持续增长
再次衰退
全球性金融危机
据统计,在2003年,美国全国土地的59%为私人所有,土地所有制不仅拥有地权,而且同时拥有一切地下财富。瑞典经济的95%由100个大家族所控制。
思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动摇了私有制吗?如何评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2021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4-15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战后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产生
商业
资本主义
自由
资本主义
垄断
资本主义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
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的革命。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知识社会
产业结构
财富来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土地、劳动力
资本、能源、劳动力
知识、人才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条件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表现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作用
原子能反应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阿波罗11号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第三产业兴起
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
1950-1995年间美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表
1950年
1980年
1995年
第一产业
6%
2.5%
2%
第二产业
28%
22%
18%
第三产业
58%
64%
72%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的80%,美国人口五分之四就职于服务行业。过去的二十年中,服务行业增加了四千多万从业人员。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民资本主义”盛行
“经营者革命”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金字塔
中间阶层
不拥有生产资料,受雇佣
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制公司不断增加,并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含义
大量发行小面额股票,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实质
企业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作用
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为企业发展吸收了大量资金,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人民资本主义”盛行
“经营者革命”
含义
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经营。
原因
现代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特点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作用
1.提高了企业的管理经营能力,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份公司的运作需要大量的经 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只有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
  罗斯福新政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无生活能力者提供救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可以更好地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工人运动迭起,民众疾呼:“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
“福利国家”的兴起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政策
指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目标的总称。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基本形式: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
减少国家干预
完备
发展
缩小
加强国家干预
黄金时期
滞胀
复苏
阶段
时间
兴起
增长
衰退
2000年
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政策:
福利制度: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30年
1960年
1940年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逐渐兴起
日渐完备
继续发展
缩小规模
二战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73年经济危机后
20世纪80年代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法国)保障和福利是法国稳定社会的重要支柱。……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占2005法国财政总支出的六成左右。
(联邦德国) 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美国)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的困境
你怎么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有何利弊?有何启示?
24年不工作狂吃政府救济——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F
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星期为99.75欧元(约1000元人民币),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除了每月要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每次求职时,他总是想尽花招砸掉即将到手的饭碗,以便继续领救济。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福利国家”面面观
“福利国家”还存在什么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启示: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国家干预,建立“福利国家”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矛盾的加剧,个人的觉醒,争取平等、民主、自由、和平,致力于改变社会,争取权利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运动一起构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风暴,深深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向着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社会运动的兴起
1954年
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对布朗控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一案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突破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为后来在种族平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1955年
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
1964-1965
以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令和法规的颁布,使得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制被废除,黑人的选举权进一步扩大。
1963年
黑人民权运动人士要求在伯明翰市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种族歧视。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黑人权力”运动要求承认黑人种族的文化与其他少数种族、族裔的文化以及白人文化之间的平等。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战后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妇女的法律地位仍然低下。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妇女运动在欧美各国兴起,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平等权利运动
1966年10月成立的美国全国妇女组织主要釆取静坐、游行示威、国会立法、揭示现实、全国罢工等温和的方式来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
成果:国会通过了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禁止在与联邦政府有关的就业范围内实行种族歧视;妇女应该享有堕胎权。
法国新女权运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兴起,主要致力于争取堕胎自由权、推进家庭关系民主化 、改善妇女地位,关注妇女问题。
成果:法国社会开始关注妇女问题,逐步改善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法国政界也将妇女问题提上日程,妇女地位日益得到改善。
2.妇女运动
20世纪60年代, 发达工业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大学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美苏冷战、种族歧视等国内外问题影响着青年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3.学生运动
反越战运动
1961年,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随着越战的深入,战争的残酷与非正义性,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1969年5月22日,美国爆发反越战运动,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学生们占领了大学校园,抗议进行越南战争。1970年5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多所大专院校的师生罢课罢教参加反战运动,10多万学生涌人华盛顿进行抗议。直到1973年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反越战运动最终结束。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
与社会运动
国家的宏观调控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资本主义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是使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使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课堂小结:
提示:局部调整有利生产力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
   第三产业
   科技新发展
“福利国家”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
改革要不断深化
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以史为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