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第4节光和颜色(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光在下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
2.小科观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光速测量视频后知道了第一个直接测定光速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迈克尔孙????????????????????????????????C.?惠更斯????????????????????????????????D.?牛顿
3.太阳光是一种( ??)
A.?单色光????????????????????????????????B.?复色光????????????????????????????????C.?白色光????????????????????????????????D.?红色光
4.海面上有一层油膜,在阳光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 ??)
A.?白色的????????????????????????????????B.?红色的????????????????????????????????C.?彩色的????????????????????????????????D.?黑色的
5.玫瑰花显红色,因为玫瑰花( ??)
A.?吸收了红色????????????????????B.?吸收了太阳光????????????????????C.?反射了红色????????????????????D.?反射了太阳光
6.最早做阳光色散实验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爱迪生?????????????????????????????????C.?达·芬奇?????????????????????????????????D.?牛顿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
8.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B.?绿色??????????????????????????????????????C.?红色??????????????????????????????????????D.?蓝
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10.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是一种复色光??????????????????????????????????????????????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
11.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B.?绿色?????????????????????????????????????C.?红色?????????????????????????????????????D.?蓝色
12.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灯下手影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1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B.?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1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黄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黄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黄色,香蕉呈黄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黄色,香蕉呈黑色
15.下列光学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手影”形成原因的是(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
16.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
17.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8.光在________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19.? ________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________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0.________和________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________。紫外线能杀死________,常被人们用来________,还能使________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________。
21.1天文单位=________km。 1光年=________km。
22.同学们在学习七下《科学》后形成了许多观点,如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海市蜃楼”隐含了光的折射原理③生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等生长时期④地球绕日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23.能够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在①发光水母、②木星、③日光灯、④彗星、⑤耀眼的镜子、⑥萤火虫、⑦晶莹的露珠中、⑧月亮中,能称为光源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日光灯属于________(填“冷”或“热”)光源。
2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将灵敏温度计放在A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________。
25.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缘故。
26.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_______光的颜色决定;白色物体_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_所有色光。
27.上联“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宿浪”;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此对联妙趣横生,意境深远,包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
(1)上联中的树影、鱼、枝头、鸦,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_;
(2)下联中的“山色倒海”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8.光源、光线和光束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大小与种类,其中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在研究光现象时,我们常常根据光源的大小将光源分为点光源和面光源.当发光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到观察者的距离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发光点,称为点光源.哪些不能作为一个发光点看待的光源,则称为面光源。
由于通常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行进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它可以表示沿箭头方向传播的极细的一束光。
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束光是有一定宽度的,我们可以把一束光看成由围绕一条轴线分布的无数光数组成的,称为光束.在几何光学中我们常用到的光束有平行光束,会聚光束和发散光束.普通光源产生的是发散光束,在普通光源和其它光学器件组合使用时,可以得到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激光器可以产生很好的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________(填“抽象”或“真实”)的;
(2)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是________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29.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又一圈飞行,圈子越来越小,直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这一问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达。
(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________。
(2)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
(3)有些农业害虫具有与灯蛾相似的习性。农业上采用“灯光诱杀法”来杀灭这些害虫。与农药除虫相比较,灯光诱杀法有何优点?________。
30.在放学的路上,明明看到邻居家的两个小孩胖胖和墩墩正拿着不同颜色的玻璃片看太阳,胖胖说:“太阳是红色的”,墩墩却说:“太阳是蓝色的”.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明明分析一下,胖胖和墩墩分别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玻璃片?为什么胖胖看到的是红色的太阳,而墩墩看到的是蓝色的太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根据有关光速的知识分析判断。
光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真空>空气>水>玻璃,因此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为真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 B
【解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
伽利略是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但是并没有成功,而迈克尔孙用旋转的八面镜法直接测出了光速,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 B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现象的本质分析判断。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复色光。
故选B。
4. C
【解析】根据光波干涉的知识分析判断。
白光照到油膜上,从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不同,所以各色光在油膜上形成干涉条纹成彩色。
故选C。
5. C
【解析】根据有关物体颜色的知识分析即可。
玫瑰花为不透明体,它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因为玫瑰花呈现红色,所以它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 D
【解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
世界上最早做阳光色散实验的科学家是牛顿,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 B
【解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上被反射,因此白上衣显示绿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会吸收绿光,因此裙子呈现黑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 C
【解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绿叶只能反射白光和绿光,兰花只能反射白光和蓝光,因此只要滤色镜不是无色、绿色或蓝色的,其它颜色的滤色镜都可以,故C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C。
9. C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单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线从空气进入三棱镜,再进入空气,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光线经过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向斜下方偏转,故B错误;
会在光屏上呈现七种色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 C
【解析】(1)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的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 一切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又不易形变的物态叫固态;物体具有一定体积但外形随容器而变,且易于流动的状态叫液态;若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均随容器而变,容器敞开时,物质粒子就逃之夭夭,这种状态就是气态。
A、光的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A正确;?
?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错误。
?D、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3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秒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中的(水),气体是指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 ,D正确。
故选:C
?11. C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C符合题意。
故选:C
12. A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
A、影子是形成,是因为光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阴影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 C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它是几何光学的重要基础,利用它可以简明地解决成像问题。人眼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或像的位置的,这是物理光学里的一部分。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导致的;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C。
14. C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白色瓷盘反射所有色光,那么黄光照射在白色瓷盘上反射黄光,因此瓷盘呈黄色。红色苹果只反射红光,不能反射黄光,则苹果呈黑色。黄色香蕉反射黄光,因此香蕉呈黄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 C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应用有:排队、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 小孔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将手指展开重叠,手指之间会形成几个小孔,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通过手指之间的小孔时在白纸上成像,因此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17. 色散;紫外线
【解析】(1)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解答;
(2)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定义解答。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18. 同一种;直线
【解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19.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太阳
【解析】根据光源的定义和分类的知识解答。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0. 红外线;紫外线;加热物体;细菌;消毒;荧光物质;皮肤癌
【解析】根据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特点和用途分析解答。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加热物体。紫外线能杀死细菌,常被人们用来消毒,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21. 1.496×108;9.46×1012
【解析】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故光年是长度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
1天文单位= 1.496×108 km。1光年= 9.46×1012 km。
故答案为:1.496×108?;9.46×1012
22. 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理论性知识,难度不大,思考解题即可。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①错误。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原理导致的?②正确;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的一生包括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过程,如一个婴儿,会慢慢生长发育变为幼儿、儿童、青年、成年(娶妻生子)、壮年、老年、死亡 ,③正确,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23. 自行发光;①③⑥;冷
【解析】 我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冷光源是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等)。具有十分优良的光源变闪特性。物体发光时,它的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这种发光叫冷发光,我们把这类光源叫做冷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①发光水母,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②木星,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 是光源;③日光灯,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④彗星,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是光源;⑤耀眼的镜子,依靠反射发光,不是光源;⑥萤火虫,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⑦晶莹的露珠中,依靠反射发光,不是光源;⑧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是光源。所以? ①③⑥ 是光源。日光灯发光时,灯管不发热,是冷光源。
故答案为:自行发光; ①③⑥ ;冷
24. 光的色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解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 , 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
(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 它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
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将灵敏温度计放在A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25. 漫;直线
【解析】射向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是漫反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各个位置的同学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故答案为:漫;直线。
26. 透过;反射;反射;吸收
【解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当所有的色光都被反射时,物体是白色的;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故答案为:透过;反射;反射;吸收。
27. (1)树影、鱼、枝头、鸦
(2)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或平面镜成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对生活中的光现象要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物体的光照到水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在水中形成物体的虚像;雨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光沿直线传播,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被挡住,会在它的后面形成一个阴影区域,也就是影子。
(1)树影、枝头、鸦属于影子,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鱼的虚像;
(2)下联中山色是经水面发生反射后,看到物体在水中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1)树影、鱼、枝头、鸦;(2)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或平面镜成像)。
三、解答题
28. (1)抽象
(2)激光器
【解析】(1)我们了解到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抽象的;(2)根据文中信息可知:激光器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光线是指带箭头的直线,箭头代表方向,直线代表传播路径;它是为了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方便而假设存在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观察不到的。
29. (1)恒星
(2)灯蛾飞行的路线总是跟光成一定角度(小于90),而“火”发出光线非平行线,因此最终“灯蛾扑火”
(3)无污染环境(其它合理均给分)
【解析】恒星是一种由发光球体的等离子体,通过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1)太阳为恒星,星星与太阳一样,故星星为恒星。
(2)由图片分析可知:灯蛾飞行时的飞行路线跟光线呈一定角度,而火发射的光源并非平行线,而是以火为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光线,因此灯蛾最终会飞向火。
(3)灯光诱杀法,由于不使用化学药品,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故答案为:(1)恒星;(2)灯蛾飞行的路线总是跟光成一定角度(小于90),而“火”发出光线非平行线,因此最终“灯蛾扑火”;(3)无污染环境(其它合理均给分)
30. 胖胖拿的是红色玻璃片,墩墩拿的是蓝色玻璃片;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所吸收的色光的颜色决定,而其他色光会被吸收,所以红色玻璃片只能透过红光,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而蓝色玻璃片只能透过蓝光,所以看到的玻璃片是蓝色的。
【解析】因为玻璃纸透明,因此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吸收;因为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太阳光,看到的将是红色;因为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若隔着蓝色玻璃纸看一束太阳光,看到的将是蓝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白光。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