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济阳初中六年级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第2课时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夏邑县济阳初中六年级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第2课时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6 12: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时: 第2课时 使用时间: 第 3 周 总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5、冬阳*童年*骆驼队 第2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测——互查——互教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学词:咀嚼 慢慢地嚼 倒嚼
(2)交流:
2.读读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
(写的都是关于骆驼的事,看起来写的事情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骆驼队给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借助骆驼队来表现自己童年的生活。)
展示——反馈——导学
一、深入阅读,品悟童年。
1.看图,说说这是作者童年时看到的哪个情景?(看骆驼咀嚼)请找到这一段,大声地读一读,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读这一段,谈谈读了这段后的印象。
分析: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想一想,你小时候有没有看东西看呆的时候呢?你们能想象得到当时的神情吗?一个“呆”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2)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这个排比句让我们感觉骆驼的脸真的很丑,它的牙真的很长,它的态度真的很安静。
(3)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二、继续品读,感悟童年。
1.童年过去了,但童年时的一个个画面却在作者的脑海中经常浮现。我们来看其他三个片断,请你仔细咀嚼,再在书上写下你读后的体会。
(1)谈铃铛
(2)想剪毛 你觉得哪里特别有意思?
(3)问去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怀念之情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分析)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巩固——测试——扩展
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语文作业和妈妈交给我的家务活。
―――――――――――――――――――――――――――――
(2)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
(3)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
(4)今天,妈妈买来面包、蛋糕、酥饼和糕点。
―――――――――――――――――――――――――――――
回顾——总结——反思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把它记录下来。
主备课人: 董素玲 小组成员签名:刘丽 秋霞 刘霞 平利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