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课前准备
请准备好本节课的学习用品:
课本、笔记本、同步练习、资料收集记录单
蝗虫、放大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昆虫
阅读课本P84页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1、已经知道的昆虫的种类有多少种?
100多万种。
2、种类和数量整个动物总数的多少?
四分之三
3、为什么它有这么多种类和数量?
(1)繁殖速度快,昆虫一年可繁殖2-3代。
(2)运动能力强,大多有翅,能飞行,扩大了活动范围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1、课前活动准备:
选择你熟悉的昆虫,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结合互联网资料查询,了解其结构特征、生活习性,完成记录单。
2、课堂交流:
小组讨论你熟悉的昆虫,并介绍。
二、观察蝗虫
小组合作,利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结构并结合课本p85页图和信息库内容,讨论交流;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方法提示:
1、看一看,整体分布
2、摸一摸,体表软硬
3、找一找,器官特点
4、想一想,结构作用
头
胸
腹
单眼
触角
复眼
前足
中足
后足
前翅
后翅
气门
:蝗虫的结构
整体分布:蝗虫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头
胸
腹
外骨骼不随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蜕皮现象。
想一想,外骨骼还有什么作用?
(1)支撑身体 (2)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一)头部—复眼
P86页STS
复眼由多只小眼集合而成,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三个单眼
单眼仅能感光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一只,还有一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
(一)头部—单眼
触觉和嗅觉作用
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一)头部—触角
咀嚼式口器(蝗虫)
嚼吸式口器(蜜蜂)
舐吸式口器
(苍蝇)
虹吸式
口器
(蝶)
刺吸式口器(蚊)
嚼吸式口器(蜜蜂)
刺吸式口器(蚊)
嚼吸式口器(蜜蜂)
(一)头部—口器
适于步行
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前足
中足
后足
(二)胸部—足
前翅
后翅
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
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适于飞翔。
(二)胸部—翅
用气管呼吸
气门
(三)腹部—气管
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
身体的门户。
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请问哪一只会先死掉,为什么
头
胸
腹
单眼
触角
复眼
前足
中足
后足
前翅
后翅
气门
:蝗虫的结构
想一想:昆虫的种类虽不同,但是形态结
构就有哪些共性?
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 对触角、 对复眼和
个口器。胸部有 对足和 对翅。
头
胸
腹
1
1
1
3
2
课堂小结—昆虫的特征
下列生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
螳螂 蝉 鼠妇 蚱蜢 家蚕
蜜蜂 蜘蛛 蜻蜓 蜈蚣 蚂蚁
辩一辩:
【传粉昆虫】
约 80% 的植物属虫媒植物,蜂、蝇、蝶、蛾、甲虫等访花昆虫是重要的授粉媒介。蜜蜂授粉为人类创造的价值比蜂产品的价值高得多。
食蚜蝇
弄蝶
蜜蜂
土蜂
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宴
【食用昆虫】
——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昆虫宴。
螵蛸
地鳖
冬虫夏草
蚂蚁
【药用昆虫】
传统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入药昆虫约计300余种。
【天敌昆虫】
——昆虫纲中有30%的种类是捕食性或寄生性的。
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能传播疾病。
蝗虫成虫的食量大,繁殖能力强,成群迁飞,所到之处,禾草皆光,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此,灭蝗应该尽可能在蝗虫的幼虫期进行。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部分
头部
触角(1对):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眼
复眼(1对):视觉器官,
单眼(3个):仅能感光
口器(1个):咀嚼式
胸部
足(3对)
前足1对
中足1对:
后足1对:发达,适于跳跃
短小,适于爬行。
翅(2对)
前翅1对:坚韧,保护作用
后翅1对:很薄,适于飞翔
:有气门,是气体进出气管的门户,通过气管
进行呼吸。
感觉,取食
运动
呼吸
腹部
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 对触角、 对复眼和
个口器。胸部有 对足和 对翅。
头
胸
腹
1
1
1
3
2
昆虫的特征
1、昆虫的身体外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2、“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3、蝉蜕(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