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3.1土壤里的小动物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3.1土壤里的小动物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1: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 找 蚯 蚓 的 足 迹
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蚯蚓是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等作为食物。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蚯蚓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实验材料和用具:
3-4条大小相似的活蚯蚓、放大镜、清水、光 滑玻璃板、毛糙玻璃板、纸板、玻璃棒、解剖盘、手电筒、黑盒子等
分组:6人一组,共9组。
注意事项:要始终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第一二三组:外形篇
1.把一条活的蚯蚓放在解剖盘里,观察它的体色和体形, 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
2.把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来回抚摸腹面,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试数一数蚯蚓身体上有多少个体节?
分组探究(10分钟)
2.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连接处。用玻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的哪边移动。
第四五组:运动篇
3. 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光滑玻璃板和毛糙玻璃板上,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1.用放大镜观察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第六七组:触觉篇
1.用玻璃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看一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2.把蚯蚓放到一个黑盒子里面,用手电照他们,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第八九组:查阅篇
首先利用放大镜观察:蚯蚓是否有耳;是否有眼睛:有鼻子。再利用电子产品查阅。
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小组之间分析讨论,请各小组推选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结论。
小组展示环节
第一二三组
第四五组
第六七组
第八九组
外形篇
查阅篇
触觉篇
运动篇
总结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特点
1、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前端神经系统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而准确的反应。
2、呼吸:
3、运动:
4、神经系统:
体色为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1.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都会爬上地面?
雨水把土壤中的空气都挤出去了,蚯蚓没法呼吸,被迫爬上地面进行呼吸。
2.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到蚯蚓,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冬天土壤深层的温度、 湿度较大且敌害较少,适合它生存。
讨论
说说蚯蚓的作用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处理生活垃圾;
3、作饲料;
4、作中药、“地龙”;
5、作保健食品,药膳;
6、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蚯蚓的形态结构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它外表有刚毛,和我们人类的脚一样。
4、蚯蚓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