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及反思-5 有余数的除法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及反思-5 有余数的除法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8 09: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探究学习,发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圆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游戏,激发兴趣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4÷6= 21÷7= 28÷4= 40÷5= 72÷9= 18÷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 )<22 4×( )<37 ( )×2 <11 ( )×5 <38
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1)课件展示例3的问题情境:20个圆片,第一种分法,每5个分一份,第二种分法,每7个分一份。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第一种把20个圆片,每5个分1份,分成了4份,刚好分完。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第二种把20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成了2份,还剩下6个。
教师:还剩下的6个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因为没有7个圆片,不够再分1份。)
教师: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2)学生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给第二种分法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剩下的“6”叫做余数。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教师边说边板书:20÷7=2(份)……6(个)。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个算式。
(4)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这道题。
(5)说说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件展示例4的问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有57个羽毛球,每6个装一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
(2)学生根据数学问题写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3)分组讨论这道题商几,余几。汇报后强调:商与除数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又要最接近被除数。
(4)指导学生根据找商和余数的过程写出竖式。
3、教学例5
(1)出示例5,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
(2)全班交流,小结: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教科书100-101页课堂活动1、2题。
2、判断正误。
五、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升华提高:根据除数,猜余数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0÷7=2(份)……6(个) 57÷6=9(筒)……3(个)
2 9

14 54
______ ____
6 → 余数 3
分的时候不够分一份,剩下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的数叫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节课教学有余数除法,分四步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
????首先是操作活动。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分圆片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余数”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组织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类、交流等活动,发现平均分东西时,不是都能正好全部分完的,经常可能还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分,从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象。接着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把分小棒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
????最后是充实感性材料,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学生初步建立概念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实来支持。“拓展运用”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比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好全部分完,也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反思这节课,收获很多:一是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类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掌握。二新授课前安排的准备题量大,多数学生能在分、摆的过程中,明白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为新授课起了铺垫的作用。三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对待教案,这样才能把课上得更精彩,也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