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第一课时
气压: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表示
单位:百帕(HPa)
A、B、C 、D四点的气压比较:
A> B>C > D
近地
等压面
高空
A
D
B
C
.
.
.
.
.
.
.
.
.
.
.
.
结论: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
高压
高压
地面
B
A
C
受热
冷却
冷却
低压
低压
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形成风)
2.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低压
高压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风
风
风
风
(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例、读低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e为不同的温度值,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值大小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的气流运动方向为: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丙→甲→丁→乙
D、乙→甲→丙→丁→乙
热
冷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C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D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城市风下沉距离
A
B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海风
海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
海洋降温慢
(热源)
陆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8
1010
1006
hpa
等压线
高压
低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 风形成的原动力(直接原因)
⑴垂直于等压线
⑵由高压指向低压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行成的风(北半球)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高空中的风:
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右手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考虑摩擦力)
摩擦力
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998
(hPa)
996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右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