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 第19课 民族服饰 丨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赣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 第19课 民族服饰 丨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10 10: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民族服饰
目录
01
我国的少数民族
02
03
民族服饰欣赏
04
请你动手画一画
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
第一章
我国的少数民族
特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确认为56个民族。
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
各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第二章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它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服饰特点:
汉族的古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到汉朝已有几千年历史。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的主要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有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藏族: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藏族服饰特点
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蒙古族: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族民族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
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2006年5月20日,回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族民族服饰特点:
1、回族服饰讲究整齐、美观、简朴、舒适、干净卫生。
2、回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
3、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贵州)、湘(湖南)、鄂(湖北)、川、滇(云南)、桂(广西)、琼(海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苗族民族服饰特点:
苗族衣服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
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
二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
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锦幅多用作背面、背带兜等。
民族服饰特点
区域性
民族性
多样性
实用性
我国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民族性、多样性、实用性、区域性是我国民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第三章
民族服饰欣赏
朝鲜族
满族
乌孜别克族
哈萨克族
土族
保安族
请你动手画一画
第四章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