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体
[学习目标] 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及区分方法.2.知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3.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
一、晶体和非晶体
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又可以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2.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等是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分类
宏观外形
物理性质
非晶体
没有(填“有”或“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①没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②导电、导热、光学等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填“异性”或“同性”)
晶体
单晶体
有(填“有”或“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①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②导电、导热、光学等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填“异性”或“同性”)
多晶体
没有(填“有”或“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①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②导电、导热、光学等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填“异性”或“同性”)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
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空间分布排列可形成石墨和金刚石.
3.同一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 )
(2)没有确定熔点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 )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
(4)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 )
(5)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 )
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不相同,则该物体一定是________.
答案 单晶体
一、晶体和非晶体
(1)如图1甲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图乙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非晶体,请在图片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图1
①晶体与非晶体在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②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吗?
(2)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分别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玻璃片及云母片的另一面,石蜡熔化,如图2所示,那么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图2
答案 (1)①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外形.
②不是.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2)玻璃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呈圆形,说明玻璃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云母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不相同.
1.单晶体、多晶体及非晶体异同比较
分类
微观结构
宏观表现
外形
物理性质
晶体
单晶体
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则排列——空间点阵
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各向异性
有确定的熔点
多晶体
由无数的晶体微粒(小晶粒)无规则排列组成
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各向同性
非晶体
内部物质微粒是无规则排列的
没有确定的熔点
2.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1)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也就是沿不同方向去测试单晶体的物理性能时,测试结果不同.
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磁性等.
(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举例如下:
①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
②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
③立方体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
④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
例1 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盐粒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答案 D
解析 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常见的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盐粒磨成细盐,细盐仍是形状规则的晶体,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对.
判断晶体与非晶体、单晶体与多晶体的方法
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者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2.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看其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单晶体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例2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背面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2(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 )
图2
A.甲、丙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b)知,甲、丙有确定的熔点,乙没有确定的熔点,所以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由题图(a)知,甲、乙的导热性能呈各向同性,丙的导热性能呈各向异性,所以丙是单晶体,B正确.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
(1)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却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并且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同性.产生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在硬度上差别很大,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1)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
(2)金刚石是网状结构,原子间的作用力强,所以金刚石的硬度大.石墨是层状结构,原子间的作用力弱,所以石墨的硬度小.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分布会形成不同的晶体.
对晶体的微观解释
(1)对单晶体各向异性的解释
图3为在一个平面上单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线段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线段AB上物质微粒较多,线段AD上较少,线段AC上更少.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
图3
(2)对晶体具有确定熔点的解释
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化,熔化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例3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答案 BCD
解析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错误;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光学性质不同,表现出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选项C正确;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某些非晶体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选项D正确.
例4 (多选)下列关于晶体空间点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
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
C.所谓空间点阵与空间点阵的结点,都是抽象的概念;结点是指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动的平衡位置;物质微粒在结点附近的微小振动,就是热运动
D.相同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点阵,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答案 ACD
解析 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这些物质微粒也就是分子动理论所说的分子.显然,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之中,物质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强,A、C、D正确,B错误.
1.(晶体与非晶体)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蜂蜡、松香、橡胶、沥青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020·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下期末)甲、乙两种薄片的表面分别涂有薄薄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钢针的针尖分别接触这两种薄片石蜡涂层的背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分别形成如图4所示形状,对这两种薄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甲的熔点一定高于乙的熔点
B.甲一定是晶体
C.乙一定是晶体
D.乙一定是非晶体
3.(晶体的微观结构)(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凡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4.(对晶体的微观解释)(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考点一 晶体和非晶体
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
2.(2020·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A.从外形来判断
B.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C.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D.从是否具有确定的熔点来判断
3.(多选)云母薄片和玻璃片分别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薄片及玻璃片的反面,石蜡熔化,如图1所示,那么( )
图1
A.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片
B.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云母片
C.实验说明玻璃片有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
D.实验说明云母有各向同性,是晶体
4.(多选)如图2是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a对应的是晶体 B.b对应的是晶体
C.a对应的是非晶体 D.b对应的是非晶体
考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
5.石墨和金刚石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 )
A.石墨是各向异性的,而金刚石是各向同性的
B.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
C.它们都是各向同性的
D.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按不同的规则排列
6.(多选)有关晶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同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
D.同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D.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8.(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C.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
D.石墨和金刚石相比,硬度很小,这是由于石墨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排列
9.一块厚度和密度都均匀分布的长方体被测样品,长AB是宽AD的两倍,如图3所示.如果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和O2O2′方向测量,结果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 )
图3
A.单晶体 B.多晶体
C.非晶体 D.普通金属
10.有一块长方形的铜条,有关它的三种说法:①这是一块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这是一块多晶体,因为它内部的分子排列是不规则的;③这是一块非晶体,因为它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这三种说法中( )
A.①②是错的 B.②③是错的
C.①③是错的 D.都是错的
11.(多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蓝色透明的“冰块”,透过它,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来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体)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可以做成规则形状的物体
12.(多选)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研究卓越.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地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4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
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
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
13.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如图5所示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图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2.
答案 B
解析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了的石蜡形成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导热性能是各向同性的,则熔化了的石蜡形成圆形,故B正确.
3.
答案 ABD
解析 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A、B、D正确;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错误.
4
答案 AD
解析 若物体是晶体,则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A项正确;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说明云母片是晶体,B项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规则,C项错误;由于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D项正确.
考点一 晶体和非晶体
1
答案 BC
解析 金刚石、食盐和水晶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A错误;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B正确;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正确;单晶体的物理特性是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D错误.
2.
答案 D
解析 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所以从外形不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A错误;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B错误;从导电性能无法辨别是晶体还是非晶体,C错误;不管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D正确.
3.
答案 AC
解析 云母片在导热这一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而玻璃片则是各向同性,A、C正确.
4.
答案 AD
解析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熔点对应的温度)却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因此题图a对应的是晶体,题图b对应的是非晶体.
考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
5.
答案 D
解析 物质的性质由物质微粒的微观结构决定,故D选项正确.
6.
答案 BD
解析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形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如同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的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B、D正确,A、C错误.
7.
答案 ABC
解析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故A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故B正确;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故C正确;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即各向同性,则此薄片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同时也可能是单晶体,因为单晶体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有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错误.
8.
答案 AB
解析 单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也正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则排列,使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空间网状结构决定了其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故A、B正确.
9.
答案 A
解析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O2O2′方向测量结果均相同,说明该样品沿O1O1′和O2O2′方向电阻率(即导电性能)不同,即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A正确,B、C错误.如果是普通金属,可以分析出沿O1O1′方向电阻比较大,D错误.
10.
答案 D
解析 铜条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但它是多晶体,它的内部分子排列是规则的,但构成多晶体的单晶体颗粒的排列是不规则的,所以D正确.
11
答案 AD
解析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可以人工加工成规则形状的物体,故A、D正确.
12.
答案 CD
解析 石墨、石墨烯、金刚石都为晶体且都为单质,A、B错误,C正确;两位科学家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D正确.
13.
答案 (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 (2)原子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这几种材料的原子排列均有一定的规则,因此是晶体,具有晶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