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节选)
(50分钟,53分)
一、基础达标(3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来由:缘故,原因。刑宪:刑律。生:甚、深。
B.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则:只。纽:同“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
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葫芦提:随便提起的意思。干家缘:干家务的缘故。
D.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每:表示复数,相当于“们”。
2.《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辨别各组中的加点词,选出与现代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
( )
A.鼓三通、锣三下科;行动些,行动些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外末”,角色名,次要男角色;“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女主角;“卜儿”,角色名,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介”,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为科,又称为“科范”;“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戏”。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C.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是《裴少俊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东海孝妇。
5.下面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关汉卿戏剧的语言特色鲜明,①______________,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剧作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充分地提炼和吸收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同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了他“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③________________,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7.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副挽联。(4分)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写出本节课的疑难和发现的问题或新的解法新的看法。(9分)
(1)《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2)《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拓展(19分)
阅读下面《窦娥冤》第四折(节选)的文字,完成9~14题。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开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
(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
(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
(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罪名儿改。(下)
9.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10.“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化用了俗语“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化用后反映现实更为深刻,结合《窦娥冤》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申冤并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处理?请说出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优练习】
13.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借窦娥之魂的口唱出:“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句台词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选C。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干家缘:操劳家务。
2.【解析】选A。A项,“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锣”,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锣;“行动”,快走。B项,“埋怨”意义同于现代;“合”,该;“糊突”,混淆。C项,“行(hánɡ)”,宋代和元代口语里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有时加“行”字,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推辞”,意义同于现代;“主意”,想法。D项,“咱”,语气助词,表示祈使;“说话”,话可说;“陌”“阡”意义与现代相同。
3.【解析】选B。此题考查对元杂剧有关术语的理解情况。我国音乐分为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叫“调”,统称“宫调”。“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才是曲牌名。
4.【解析】选B。“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有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高潮;全剧的第四折,才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5.【解析】选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6.答案:①既富有生活气息
②又从古典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 ③适合于舞台演出
7.【解析】补写下联,一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仗工整,二要符合窦娥的冤情。
参考答案:刚烈争抗 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8.参考答案:《古名家杂剧》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曲选》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名家杂剧》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曲选》本在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指责和否定。
总之,相比而言,《元曲选》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这些,正是《古名家杂剧》本的不足之处。
9.【解析】选C。【鸳鸯煞尾】一曲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但不能说她“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
10.参考答案: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典型的一例,它进一步引向对封建吏治的鞭挞谴责。
11.参考答案:这几句说明了窦娥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样,再一次凸显了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同时,加重了该剧的悲剧性。一个具有为他人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女子,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掉。
12.【解析】此题意在引导我们理解戏剧的表现手法,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一是情感的必然,二是证明窦娥的冤屈之大。
参考答案:(1)说明窦娥这个弱女子求告无门,只能借助天地、神灵。(2)说明窦娥这个心灵崇高的弱女子的确是冤屈的,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增强了控诉的力量。(3)寄托了人们除恶雪冤的美好愿望。
13.参考答案:这表现了关汉卿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这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14.【解析】这句台词与课文节选部分窦娥指天斥地的台词一样,是对封建社会官场的深刻认识,表现了冤案的普遍性,也深化了戏剧的主题。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起到深化和拓展主题的作用,说明那时社会冤案的普遍性。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