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鲁教五四版化学八年级全学期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高频易错题集2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9年12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1.1℃.如果任由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多方面带来更严峻的威胁。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 B.木炭燃烧
C.大理石分解 D.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3.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设计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验满 CO2
C.加热液体
D.排水法收集氧气
4.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再加大理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满时,先把集气瓶从水中拿出,再盖上玻璃片
C.洗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时,先冷却,再用水洗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把滴管伸入液体中,再挤压胶头
5.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6.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别
B.将硫磺在燃烧匙点燃,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用H2和CO2两种气体分别吹自制的肥皂泡,在空气中均能上升
D.氧气能支持红磷燃烧,不支持红磷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氮气
7.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下面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B.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C.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
D.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
8.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9.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CH4 B.N2 C.CO2 D.O3
10.用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CO2中 ④喷水后放入CO2中
A.①和④的紫色纸花会变红
B.对比①,推断④有酸性物质生成
C.对比④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综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
(1)下列做法 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填字母)。
A.使用节能灯 B.双面使用打印纸 C.多用塑料袋
(2)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3)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4)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是 .
13.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 ;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 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是 .
1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型实验,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 有关,从图中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来自于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而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 作用。为缓减温室效应,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填一种即可) 。
(2)2015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这里的“碳”是指 。
1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
(2)如果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化学方程式 。
18.根据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性质判断,是否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打开止水夹进入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其原因是 。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三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实验四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若用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得到正确结论,在不更换药品的情况下改进,使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改进方法是 。
20.化学课堂上老师利用制取的二氧化碳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
(2)图A所示实验中,将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变为红色,原因是 。
(3)图B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A; 2.D; 3.B; 4.C; 5.A; 6.C; 7.C; 8.D; 9.B; 10.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C;植物的光合作用;干冰;CO2+3H2CH4O+H2O;
12.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甚至停止反应;
13.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14.CO2;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稀盐酸;Mg+2HCl═MgCl2+H2↑;没有气泡产生;
15.CaCO3+2HCl=CaCl2+H2O+CO2↑;棉花变为红色;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光合;植树造林;二氧化碳;
17.ABGHI;2H2O22H2O+O2↑;
19.装置漏气或是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甲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密度比空气大;使反应装置密闭;
20.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