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1 自然界的电现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1 自然界的电现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8 22: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1自然界的电现象
一、单选题
1.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下列说祛中,正确的是(
???)
A.?气球得到了一些电子
B.?气球失去了一些电子
C.?头发得到了一些电子
D.?头发和气球间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
?
?
?)
?
A.?异种电荷相吸????????????????????B.?同种电荷相斥????????????????????C.?分子间相斥????????????????????D.?大气压作用
3.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

A.?????????????????B.?????????????????C.?????????????????D.?
4.课本中有下列3个实验: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②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③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这3个实验中,电子发生转移却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A.?①???????????????????????????????????????B.?②???????????????????????????????????????C.?①②???????????????????????????????????????D.?①③
5.在有些化纤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是(?

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及时传走
6.摩擦起电跟物质种类有关,各种物质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能量是不同的,起电顺序表:



序(




有机玻璃
玻璃
毛皮
丝绸

金属
硬胶棒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根据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7.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
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了如图所示情况。则该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D.?无法判断
9.小明同学发现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带正电的泡沫小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气球摩擦的头发带负电????????????????????????????????????B.?与头发摩擦的气球带正电
C.?与头发摩擦的气球带负电????????????????????????????????????D.?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不带电
10.?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1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如图所示).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分子间相互排斥???????????D.?分子间相互吸引
12.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带正电,丙带正电???????????????????????????????????????????B.?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C.?甲带负电,丙带正电???????????????????????????????????????????D.?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二、填空题
1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________。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了电子。
14.甲、乙两个带电的气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个点上,静止时呈现如图所示情形.这两个气球带的是________(同/不同)种电荷,其中甲球对乙球的力记为F1

乙球对甲球的力记为F2

可以判断F1________F2(>/</=)
1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一款迷你台灯扇,它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吹风且互不能响,则灯和电动机应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会比其他部位吸附更多的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时和空气之间发生了________现象。
17.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验电器乙不带电。当用不带电的绝缘导电棒把甲、乙两验电器相连时,就有瞬时电流________(填
“从甲到乙”,“从乙到甲”,或“无瞬时电流”)。
18.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
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三、解答题
19.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塑料球A和B,用两根完全相同的绝缘丝线将两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一点,当M、N两处都带上适量负电后,A,B两球“恰好接触而不挤压对方”.请画出B球受力示意图.
20.请简要说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21.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________显示出来.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____
A?
小钢球?????
B
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A
带负电??????
B?
不带电??????
C?
二者都有可能.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得到电子,由于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头发失去电子,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
B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当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上就有多余的电子,从而使橡胶棒带上负电;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称为正电荷;
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
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A、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应该带同种电,不符合题意;
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是因为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符合题意;
C、乙靠近甲,是甲吸引的结果;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会吸引甲,但甲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D、乙不带电,不会吸引甲.所以甲不可能主动靠近乙,而乙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分析】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解答】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导致玻璃棒带电荷,是摩擦起电;而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摩擦起电是物理变化;故①符合;②
;是置换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有电子转移;故②不符合;③海波熔化是物理现象没有电子转移;故③不符合;
故答案为:A。
5.【答案】
D
【解析】【分析】当人在化纤地毯上行走时,由于摩擦会使地毯积累大量的电荷,如果这些电荷得不到释放,那么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可能会引起火灾,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在有些化纤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是: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及时传走,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
C
【解析】【分析】由表格中各种物质的起电顺序知,前面的物质和后面的物质相互摩擦时,前面的物质带正电,后面的物质带负电;逐项分析各种物质所带的电。
【解答】解:A、
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A不符合题意;
B、
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不符合题意;
C、
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C符合题意;
D、
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分析】(1)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如果小球与它相互吸引:
①这个小球可能不带电;
②这个小球可能带正电。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轻质小球与橡胶棒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球所带的电荷与橡胶棒相同,即带负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
C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
【解答】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肯定带上电荷;因为它与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互吸引,所以它肯定带负电。
故选C。
10.【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
故选C.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1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通过摩擦后,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丝张开.
故选B.
【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张开的原因.
12.【答案】
C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由图知,甲、乙两个
轻质小球相互排斥,甲、乙两球带同种电荷;而乙带负电,说明甲也带负电;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两球带异种电荷,则丙带正电。
故答案为:C。
?
二、填空题
13.【答案】
转移;得到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过程,其实就是两个物体得失电子的过程;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获得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大于正电荷数,所以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小于正电荷数,所以带正电。
【解答】(1)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
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14.【答案】
同种;=
【解析】【分析】①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答】解:
由图知:
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知:两个气球都带电,并且带的是同种电荷;
甲球对乙球的力F1与乙球对甲球的力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同种;=.
15.【答案】
失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电荷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
当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通过金属球、金属杆传到金属箔上,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
故答案为:失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6.【答案】
并联;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为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为并联;
(2)物体经过摩擦后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解答】(1)照明和吹风互不影响,那么灯和电动机为并联;
(2)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会比其他部位吸附更多的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时和空气之间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17.【答案】
从乙到甲
【解析】【分析】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与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由题目可知验电器甲上的负电会跑到验电器乙上,由电流方向与负电荷移动相反可知,电流方向为从乙到甲。
故答案为:从乙到甲
18.【答案】
同种;绝缘体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解答】解:
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
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得出它们带同种电荷;

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
而铁是导体,说明
吸管
的导电性能比较差,吸管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同种;绝缘体。
三、解答题
19.【答案】
【解答】解:B球受丝线的拉力F、重力G和A球对它的排斥力N,作用点可以都在重心,如图所示:
?
【解析】【分析】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B球受力示意图.
20.【答案】
答:①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②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
③利用验电器检验
【解析】【分析】可根据带电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借助验电器等方法进行检验.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
(2)B
(3)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C
【解析】【分析】(1)在小球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小球受到的电荷间作用力越大.(2)小球质量越小,在相同力作用下,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3)分析图示实验情景,然后得出实验结论.(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解答】解:(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小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但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故答案为:(1)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2)B;(3)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