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制全一册第4单元《4.1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卷1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制全一册第4单元《4.1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卷1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09 15: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年人教五四版化学八年级全学期第4单元《4.1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卷1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活性炭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获得氢气
D.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的(H2)分子
2.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
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交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D.A为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4.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5.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H2↑+O2↑
B.试管2中得到氢气
C.试管1收集的气体质量大于试管2收集的气体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盐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可变为纯水
B.农业上可以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节约水资源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
B.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8.不能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是(  )
A.电解水
B.氢气燃烧
C.盐酸与石灰水反应
D.氢气还原氧化铜
9.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或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之间时,它的导热性、导电性等属性也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H2O
B.液态水两种形态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C.水、冰及干冰为同一种物质
D.导热性、导电性等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10.关于水和过氧化氢的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均由氢、氧元素组成,但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B.构成: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C.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通过分解反应获得氧气
D.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11.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内容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条件
准备过滤器
收集氧气
水的作用
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炸裂
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
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有害气体SO2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溅落融熔物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13.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14.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5.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6.下列表示纯净物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包含关系
B.
包含关系
C.
并列关系
D.
交叉关系
1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单质:氦气、硫粉、水银
B.化合物:氧化镁、甲烷、氯化银
C.空气污染物: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D.黑色固体:铁粉、氧化铜、二氧化锰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则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20.下列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玻璃管a端连接电源的 
 极,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 
 组成。
②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③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22.现有
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石灰水
⑥氯酸钾
⑦铁粉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
23.请按题目要求进行填空:
(1)“高钙奶”中的钙指的是 
 (填“单质”、“分子”或“元素”);
(2)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写出粒子的具体名称,下同)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固体是由 
 构成的;
(4)下列容器中盛放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4.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 
 。(选填“吸附”或“过滤”)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现象回答: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项措施: 
 。
25.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1)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有下降,其中 
 管水位下降较快。
(2)由于纯水不导电,需要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而加入的硫酸(或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实验小组配制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溶液100克进行实验,若有20克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6.在“宏﹣微﹣符”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1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2画出ab反应的微观过程。
27.①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②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所示的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 
 ,该管内产生约2体积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 
 体积 
 气体,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B;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C;
15.C;
16.A;
17.C;
18.B;
19.D;
20.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负;氢元素与氧元素;煮沸;吸附;利用洗菜水浇花;
22.②⑤;③④⑥;③④;①⑦;
23.元素;汞原子;氯离子、钠离子;A;D;
24.过滤;氢气;2H2O2H2↑+O2↑;氢、氧两种元素;肥皂水;淘米水浇花;
25.B;5%;
26.2:1;C;2H2O2H2↑+O2↑;
27.原子;分子;氧气;4;氢气;氢元素与氧元素;2H2O2H2↑+O2↑;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