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作为下册课本学习的第一个单元,本课题从学生熟悉的“金属材料”出发,展开对金属的学习。内容包括了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应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合金的概念及性能四个方面的内容。本课题的内容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分析,但难度不高,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的金属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上及在物理课相关的学习中,对金属材料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听过类似“铝合金”的词语,但对合金的概念并不清晰。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
学生通过九年级上学期的一学期的化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已经可以通过自学和讨论去解决。
三、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应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性质虽一定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2.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金属材料,并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②掌握合金的概念、性能及其应用。
③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配合金属材料的相关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②
?采用小组合作的上课模式,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表格培养学生的自学、表达、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感受生活与化学学科紧密的联系
②形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
3.教学实施策略
(1)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配合金属材料的相关照片,以及利用学生讲“金属发展史”及播放“钢和铁的区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合金”的距离
(2)?采用小组合作的上课模式,对金属物理及应用等简单内容采用自学形式掌握。善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老师点拨理解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老师点拨“合金”概念,并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表格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等能力。
四、教具准备
药品:黄铜片、铜片
仪器:投影设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投影】我国发行的四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提问】这些纪念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回答】金属材料
由学生熟悉的物质和图片引入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金属材料认识合金
【讲述】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提问】你们想知道人类对金属材料运用历程吗?【讲述】现在就请我们班的故事小王子来为大家讲讲有关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大家鼓掌欢迎。【过渡】结合生活经验和物理的学习,你们知道金属具有什么物理性质吗?【引入】请同学们先自行阅读课本P3及P4的资料卡片,完成导学案1、2题。【巡查】【提问】那位同学来回答相关答案?【点拨】在金属常见的物理性质里,其中一个物理性质叫“延展性”,指的是金属能拉成丝,展成薄片。【归纳】金属的常见物理性质----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过渡】大家来看一下以下的两个问题。1、你知道为什么用铜做电线?2、为什么用铁或铝等做成炊具?【引导】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点拨】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还是物质的用途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呢?【设疑】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唯一因素吗?【拓展】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本第4页的“讨论”。【巡查】【讲评答案】【归纳】由此我们可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引入】我们教室窗户的窗框是用什么做的呢?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到不锈钢,那你知道钢铁是纯净的铁吗?请观看《钢和铁》,一起学习吧。【提问】视频中提到钢和生铁都是合金,那什么是合金呢?【点拨归纳】由于制作过程要熔合其他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但可以含有其他非金属。生活中大多数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制作。【提问】视频中提到的铁合金主要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提问】古有“百炼成钢”之说,请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过渡】金属熔合了其他的物质后,性质是否会改变呢?【分组实验8-1】用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观察现象,比较它们的硬度。【点拨】注意,这个硬度大小关系只能存在合金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间。【引入】合金的其他性质呢?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页表格,并完成讨论。【点拨】通过表格里合金和它们的组成纯金属的熔点比较,说明合金和组成它的纯金属之间的熔点高低存在什么关系【点拨】注意,这个熔点高低关系同样只能存在合金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间。【归纳小结】金属熔合了其他物质后用,性质会有所改变,一般而言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合金的强度、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因此金属材料的应用就更广泛了。【过渡】你知道21世纪重要的一种金属材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优良的性能?【介绍】钛和钛合金的性能和用途
【回答】想。【鼓掌】学生上讲台讲有关“金属材料”的发展史。【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抢答】【聆听,思考】【回答】铜能做电线是因为它有导电性;而用铁和铝等做炊具是因为它有导热性。【回答】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自学、讨论】阅读课本,完成课本第4页“讨论”。【回答】学生回答讨论答案【聆听,思考】划笔记【观看,思考】【回答】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聆听,思考】划笔记【回答】铁的常见两种合金是生铁和钢,它们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讨论,抢答】C+O2点燃CO2【实验、思考】黄铜是铜的合金,它能在铜片上划出痕迹,反过来却不行,说明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阅读、讨论】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聆听,笔记】【回答】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
通过学生编写的故事,介绍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重要性,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上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并逐步认识金属材料,对金属物理性质及应用等简单内容采用自学形式掌握并全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善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形式,通过老师点拨归纳,了解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并理解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联系学生的熟悉物质,通过视频和老师点拨归纳,清晰理解“合金”概念。设计分组实验,以及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获得合金在性能上与纯金属的不同,培养对比归纳等能力。
课堂小结课堂精炼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2、金属常见的物理共性是---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4、合金是混合物,常见的有铁合金、黄铜、钛和钛合金。【课堂精炼】【课堂点拨、讲评】【作业布置】完成后面的练习
【练习、展示答案】
回顾梳理课堂内容,应用知识解决反馈问题,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练习,反馈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生铁和钢
性质决定
物质
铁合金
合金(混合物)
纯金属
黄铜
钛和钛合金
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