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6 18:2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矿产所属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大理岩
2.图中区域若有温泉出露,下列解释最可信的是
A.石灰岩分布广泛,水循环活跃
B.地质构造复杂,外力作用明显
C.有断层构造通过,且多岩浆活动
D.岩层弯曲变形,地下水资源丰富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4.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5~6题。
5.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
6.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 D.常绿阔叶林
8.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洋流分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9.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阶段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据统计某地区某年的人口总数为980万,出生率约为0.013,下图为这一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计算,这一年新出生人口数约为
A.1.2万人 B.12万人 C.24万人 D.42万人
11.该地人口增长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较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2.该地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社会负担将加重 B.劳动力不足 C.兵源短缺 D.性别失衡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13~14题。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市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13.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 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郊区降水量减少
14.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的规模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出现城市群、城市带
16.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环境更加优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17~18题。
17.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18.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
A.③ B.④ C.⑤ D.⑥
2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洋流④经过的海区轮船航行速度会加快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2.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自然带深居内陆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D.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4.从图中可以看出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产地位于右图中甲地区),新疆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全世界40%的番茄产自新疆。据此回答25~26题。
25.甲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新疆畜牧业发达,自然肥力高
C.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D.灌溉水源主要是纯净的冰雪水
26.随着甲地区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乙湖泊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湖泊面积缩小
B.湖水盐度升高
C.湖水温度降低 D.湖滨沙漠消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27.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D点海拔是 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2分)
(2)图示地区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2分)
(3)甲地地貌是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分)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4分)
(5)乙、丙两处分别发现了矿产,是否会一样,为什么?(3分)
28.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在左图所规定的方框内画出7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的分布示意图。(用风向箭头表示风带,用 表示气压带)(3分)
(2)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4分)
③地 ⑤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3)途中经过A海区时,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1分)
(4)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
(5)③→④→⑤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6)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2分)
时间 出生率 死亡率
1950—1955 37 21
1960—1965 35 15
1970一1975 32 12
1980一1985 28 10
1990一1995 25 8
29.读世界及大洲人口增长统计图和拉丁美洲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表格(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1950至1995年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与下列哪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最接近 ( )(2分)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世界
(2)1995年死亡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__,出生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_。(2分)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0.读材料和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左下图是济南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右下图是济南城市大气环流模式图。
材料二 济南市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消费零售额(亿元) 商品住宅销售额(亿元)
1999 1 257 651 143.2 742.1 232
2005 1 538 1 782.4 209 2 902.8 1 758.8
材料三 在积极地进行2009年全运会筹备中,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2008年,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18.5万亩,植树1 792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7.8%。
(1)观察左上图,说出济南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______________,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济南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右上图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其对济南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同期,济南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右上图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该新厂址布局对济南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1.读我国天山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参与图示区域水循环的类型是 。(2分)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6分)
(3)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并概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5分)
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地 理 答 卷 纸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题,共计60分。
27.(13分)
(1) ,
(2) ,
(3) ,
(4) ,
(5) ,
28.(15分)
(1)
(2)
③地 ⑤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3) 。
(4) 、 ,
(5) ,
(6)

29.(11分)
(1) 。
(2) ,
(3) , 、
(4) ,
30.(8分)
(1)  ,
(2)  ,
(3) ,
31.(13分)
(1)
(2)
(3)
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地 理 参 考 答 案
1.D 2.D 3.C 4.D 5.D 6.D 7.C 8.B 9.B
10.B 11.D 12. A 13.A 14.D 15.B 16.B 17.C 18.B
19.AB 20.AD 21.AB 22.AC 23.AC 24.AB 25.AD 26.AB
29.(11分)
(1) D (2分) (2)亚洲 欧洲(2分)
(3)欧洲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3分)
(4)亚洲、非洲(2分)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出生率高、
死亡率下降(任答对两点得2分)
30.(8分)
(1)城区高,郊区低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每天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近地面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2分)
(2)B  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济南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分)
(3)C  新厂址选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济南城区 (3分)
31.(13分)
(1)内陆水循环。(2分)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3分)
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3分)
(3)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 (2分)
关注的问题: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任答3点即可得3分)
A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