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测试
1.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一国两制”构想
2.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某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个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下列选项中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求同存异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时,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区域经济合作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的外交行动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会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
)
A.“一国两制”构想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7.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同一家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D.独立自主
8.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是提出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不结盟政策
9.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邓小平
D.周恩来
10.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系的建立
11.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2.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的一次盛会。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会议主要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C.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1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4.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围剿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15.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
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C.“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南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6.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美国在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部分
D.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7.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
A.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外交
二、材料分析题
19、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3
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其重要意义何在?
(2)在其外交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请列举我国
20
世纪
50年代的外交成就。(任举二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国应当怎样处理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关系?
20.中国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
补全材料中①处空缺的内容。仿照材料一中①②所提供的示例,将③处内容填写完整。
参考答案:
ACAAA
DDADB
ABABB
ABB
19.(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争取到国际上的支持;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20、(1)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力针。(时间、人物、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