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从算式到方程

文档属性

名称 3.1.1从算式到方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16 18:41:23

文档简介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C组:(1)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时间2450小时?
B组:(2) 我们学校七年级女生占全体学生的40%,比男生少48人,我们学校七年级有多少学生?
A组:(3)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作业:
(1)长方形的长为acm,宽为b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___cm.
(2)如果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课本85页5、6题
家庭作业:
复习作业:
A组:课本84页习题3.1 7,8 9 同步探究64页开放性作业
B组:课本84页习题3.1 1,7,8 同步探究64页开放性作业
C组:课本84页习题3.1 1,7 同步探究64页开放性作业1,2,3
预习作业:
A组:阅读课本81页 同步探究65页自主学习,自我尝试
B组:阅读课本81页 同步探究65页自主学习,自我尝试1-4
C组: 阅读课本81页 同步探究65页自主学习,自我尝试1-2练习:判断下列式子是方程吗?
(1) 2y+1 (2) 2y+15=3y
(3) 3x-5=5x+4 (4) 2x-6=0
(5) -3x+1.8=3y (6) 3a+9>15
a. 2,3,4,5, b. 1,2,3 c. 1,2,3,4,5 d. 2,3,4,6
练习: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呢,为什么?
(1) 2y+1 (2) 2y+15=3y
(3) 3x-5=5x+4 (4) 2x-6=0
(5) -3x+1.8=3y (6) 3a+9>15
a.1,2,3,5 b. 2,3,4 c.2,3 ,6 d.2,3,4,5
   
x=2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1) 3x-1=2x+1
(2) 3x+1=2x-1
(3) 3x+2x-2=0
(4) x-2=0(共11张PPT)
一元一次方程
路桥区第二中学
王莉飒
临沂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 薛东伟
15:00
秀 水
13:00
青 山
10:00
王家庄
时 间
地 名
王家庄
青山
翠湖
秀水
50
70
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是x千米
行车的时间
路程
行车的速度
王家庄到青山
王家庄到秀水
青山
翠湖
秀水
50
70
13:00
10:00
15:00
王家庄
x千米
问题
你能比较一下算术方法和方程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时在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数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C(1)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时间2450小时?
心动 不如行动
B(2) 我们学校七年级女生占全体学生的40%,比男生少48人,我们学校七年级有多少学生?
A(3)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实际问题
列方程
设未知数
找相等关系
知识源于悟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所含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 。
观察以上所列方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一元一次方程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
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
你能借助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吗
上有35头、 下有94足,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方程小史
方程是代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历来是数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方程”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的《九章算术》。不过,《九章算术》中所说的“方程”与现代意义下的方程含义不同,它不是指那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是由一些数字排列成的长方形的阵,实际上是现在的方程组。
我国古代在解方程组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水平,不仅会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还会解不定方程组。
古埃及是数学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650年,古埃及人就在纸草书上写下了含有未知数的数学问题(当时是用象形文字表示的)。
14世纪初,我国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创立了“四元术”(四元指元、地、人、物,相当于四个未知数,如x、y、z、w),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次飞跃。
现代意义的“方程”与古代的“方程”有很大的不同。在16—17世纪间,数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系统的数学符号。17世纪,数学基本上符号化,逐步形成了现代“方程”的概念。同时,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方程”的定义上,更重要的是运用“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问题,认识世界。
与解方法有关的方程理论一直是19世纪上半叶以前代数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代数学解方程问题的核心是通过直除消元,逐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及方程的行数,而西方数学家力求达到目的是将高次方程的根用方程的系数通过有限次的运算精确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