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中奇妙的想象故事,交流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2.根据手指印的特点画出想象中的事物。
3.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印泥。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复习本单元的课文,想想各讲了什么。
2.用印泥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想一想它像什么。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活动:回顾课文,聚焦想象。
1.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很有意思。围绕已学的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引导学生交流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奇特想象。
2.启发思考,全班交流: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预设1:把自己想象成其他的事物。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预设2:想象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预设3: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3.教师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4.学生交流,梳理总结:想象的世界真奇妙,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可以拥有奇异的经历……想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事物特点展开想象,可以建立事物之间的不同关联,也可以把自己化身为其他的事物。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一起大胆创造奇妙的想象世界。
板块二 初试身手
活动一:创作手指画,激发想象。
事先建议美术教师上一节“指印画”的美术课,让学生对“指印画”有初步的认识,并完成各式各样基础的“指印画”。
1.激趣导入:我们知道指印也能作画。这些都是我们在美术课上初步完成的“指印画”(出示图片)。看似普通的指印,如果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宣布游戏规则:请学生展开想象为指印来个大变身,哪位同学想得新奇,画得有趣,就可以为自己小组赢得一颗“奇思妙想星”。时间五分钟。
3.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在自己的基础“指印画”上继续创作,小组讨论,选取最佳作品参加比赛。
指印参考图:
4.小组作品展示。展示时,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大胆表达,让自己的奇思妙想得以充分地展现。
5.评出“奇思妙想星”。
活动二:故事接龙,放飞想象。
1.开展编故事接龙活动,宣布游戏规则。
规则: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开头,选择同一个开头的小组进行接龙编故事比拼。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讲得生动,谁就能为自己小组赢得更多的“奇思妙想星”。
提示:要根据故事开头提示的信息去想象;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去想象;想象的故事要大胆有趣。
2.小组交流准备。
3.集体展示比拼。教师适时引领评价。全体学生同时也是小评委,交流展示结束后,颁发“奇思妙想星”。
4.动笔写下故事。
活动三:统计结果,总结获胜经验。
1.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总结获胜法宝:想得奇特,说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