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开发型)
教 师 曾冬珠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二(2)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15、16日 教学地点 二(2)
教学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二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2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图像和资料)师生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照片、音乐磁带……)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傣族”教师板书。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泼水节)3、但这次是 “泼水节”是最难忘的。(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是难忘的?)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检查自学情况。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⑵识字,出示,有哪个字需要大家帮忙的吗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凤凰 指名读,出示凤凰花,感受,出示( )的凤凰花。比较:火红与火红火红的区别。⑷认读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读,理解“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xkb1.com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⑶.交流、感悟。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⑷、指导朗读。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表演读。四、写字指导。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第二教时一、 检查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二、体会感悟。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三、升华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xkb1.com / )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资料袋: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板书设计 祝福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令人难忘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