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学习目标】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自主学习】
1、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 洲的 ,距今约 年,他们已经能够 ,并使用 。
2、 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是 、 、 ,这只是外貌上的差异,是不同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人的 和 发展无关。
4、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人类社会先经历 氏族( 的故事),后经历 氏族( 的故事)。
5、父系社会晚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
制和 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出现。
【真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起源于( )
A、上帝的创造 B、类人猿 C、猩猩、猴类D、亚当和夏娃
2、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 )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
3、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社会生产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B、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在氏族内部,掌握政治、经济大权 D、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信
4、“新石器时代”的意思是( )
A、指史前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的时代
B、指史前人类普遍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的时代
C、指史前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D、指史前人类普遍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二、材料解析 5、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三、问答题:
6、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P6题)
7、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 非 洲的 南方古猿 ,距今约 300万 年,他们已经能够 直立行走,并使用 天然工具 。
2、 人工制造工具 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是 黄种 、 白种 、 黑种 ,这只是外貌上的差异,是不同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人的 体 质 和 智 力 发展无关。
4、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石器 ,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氏族 ? 3、人类社会先经历 母 系氏族( 该亚 的故事),后经历 父 系氏族( 厄瑞斯忒 的故事)。
5、父系社会晚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 私 有 制和 奴隶 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出现。
【训练参考答案】一、1、B 2、A 3、A 4、、D二、5、①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②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三、6、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冰川、寒流、洪水、干旱都会使他们的食、住等无法得到保障,还有猛兽等的威胁;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如自身进化的问题,怎样去获取食物、取暖、发明工具、使用火等。此外,由于隔绝等原因,使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导致人类生活困难重重7、提示:不同意。尽管种族形成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种族形成的具体过程更令人疑惑重重,但人种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作为人类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已为所有的人类学家所认同。
七、【教学实践与反思】(共35张PPT)
一、人类的起源
二、母系氏族社会
三、父系氏族社会
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一、人类的起源
生命的进化过程
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足迹
森林古猿
南方古猿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1. 南方古猿——人类的起始
森林古猿生存年代距今大约3000多万年
一、人类的起源
大约300多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露西少女”距今约340万年,
体态已具有人的特征。
南方古猿非洲种
南方古猿阿法种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人与猿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一、人类的起源
人类早期制造的劳动工具
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一、人类的起源
南方古猿
猿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380万~180万年前
180万~20、30万年前
20万~4、5万年前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中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处于猿人的哪个阶段?
5万~1万年前
一、人类的起源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一、人类的起源
现代人
现代人种是和晚期智人
同时出现的。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及美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东非和中东地区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
世界人种分布图
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思考题:
二、母系氏族社会
1. 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①生产工具的进步?
②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③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二、母系氏族社会
1. 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①生产工具的进步?
②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③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④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稳定的集团
母系氏族社会有 何特点?
二、母系氏族社会
1. 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2. 该亚的故事?
象征地球的神—该亚
希 腊 神 话
你知道该亚的故事吗?
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将火传播到人间的神话,中国也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
希 腊 神 话
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的壁画
集体狩猎赤鹿的场景
弓箭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原始狩猎业的发展。
原始农业的出现有何意义?
反映原始畜牧业的非洲岩石壁画
母系氏族时代的生活
三、父系氏族社会
1. 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②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①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稳定的集团
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三、父系氏族社会
1. 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②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①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2. 厄瑞斯忒的故事?
厄 瑞 斯 忒 的 故 事
这个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什么现象
母系氏族社会是怎样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
法国新石器时代的小木屋
史海拾贝
温故知新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史海拾贝
你知道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吗?
温故知新
人类从狩猎者和捕鱼者转变到农耕者、从游荡的生活转变到定居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农业不仅使人口的增长成为可能,而且还引起了人们所熟悉的村落共同体的景象的出现,这种景象甚至到今天还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流行。历史的连续性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像农村那样明显。
原始农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请你谈谈对上段话的理解。
畅想天地
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
自己动手
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图。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画”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史观,培养
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教学重点: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出下列问题:①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 ②你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③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科学家们主要是通过研究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人类的骨骼化石等,来认识人类起源的。那古猿又是怎样来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
教学新内容
一、人类的起源
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指导学生看课本《人类的出现》图,了解“水母一无脊椎动物——鱼类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一人类”这样一个进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境内最早的古猿——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有关南方古猿生活的时间及所在的大洲等情况。从其头骨、脑容量、脑结构对比《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及黑猩猩的头像,再进一步分析: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说明南方古猿处在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将南方古猿与元谋人进行比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较早生活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答案供学生参考: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为什么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呢 我们可以这样体验一下:当我们想画一所房子时,头脑中已有了房子的图像,我们就按照头脑中的图像来画房子。猿人在制造工具时,也是按头脑中的图像进行的。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劳动,是人特有的本领。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随着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现代人产生了。人类的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地方,也都发现了早期人类的化石和遗址。
教师提问:人类的分布范围是怎样逐步扩大的 然后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了解人类随着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逐渐到从未涉足的地域生活。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又相对隔绝,主要的种族逐渐形成。
3、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教师指出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思考课中题:“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思考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师指出: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人的肤色有深有浅,皮肤中的色素细胞越多,肤色就越暗。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在热带地区,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人的毛发和鼻型等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非洲黑人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热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教师指出,从人种形成的原因看,西方国家某些人的种族优越论是错误的。
学生看《世界人种分布图》 (可在七年级的地理教材上找到),了解 三大主要人种的分布地区。提问:美洲的黑人是怎么来的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 认识到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 还有历史原因,并指出世界上的人种, 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二、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及特点
原因: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无法单独生存,只能维持群居的生活。妇女在生活中占 据着主导地位.能主动 地使用火。并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有了原始的农业,人们共同劳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加深学生的印象。指导 学生看卡通问答,并思考课后温故知新习题,认识原始农业在人类发展史上的 巨大作用。
2.学生看该亚的故事,了解该亚的故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神话,如中国的女娲。
三、父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整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特点:以父系的血缘为纽带。财富增多,出现私有财产。
2.厄瑞斯忒的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小字提示的故事,加以改编,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教师总结指出,今天的人们一方面是根据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是依靠神话传说对原始社会进行研究探索的。
小结
归纳本课的基础知识,从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等认识到劳动、生产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从人种的形成、原始农业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