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吸气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肋间肌收缩
B.膈顶回升
C.肺扩张
D.肺内压减小
图
和图
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图
相比,图
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
段(不含
,
两点)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与图
相比,图
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
次/分
C.图
中
点,
点肺内气压相等;图
中
点肺内气压高于
点
D.图
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人体在进行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密切配合,共同为骨骼肌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下图是人体部分物质运输和排出的途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为肺通气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过程③后进入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
C.过程⑥后血液中
含量增加
D.过程⑤后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氧气参与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
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在
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张
C.在
段,膈肌舒张,膈顶下降
D.在
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腔的容积缩小
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有严重危害。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鼻腔能清洁空气,雾霾严重时也不用防护
B.边吃饭边大声说笑,不可能影响人的呼吸
C.痰的形成部位是咽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下列器官中,属于人体呼吸道的是
A.咽
B.口腔
C.食道
D.肺
今年
月,一位携带膜肺(人工肺)的重症病人转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
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C.血液流经膜肺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膜肺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
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A.鼻黏膜充血肿胀
B.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C.喉结肿胀,喉腔变小
D.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减少
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是重中之重,一些危重症患者急需人工膜肺
进行救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电动泵的功能相当于心脏
B.氧合器中的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氧合器内发生的过程相当于外界环境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D.体外人工膜肺氧合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
层
B.
层
C.
层
D.
层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养料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废物
二、填空题
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人吸气时,膈肌
,胸廓的容积
。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则在
时间段内,膈肌
(选填“舒张”或“收缩”),肺内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外界气压;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若
时刻肺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时刻肺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则量化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肺内的二氧化碳来自空气和人体
(填生理过程)产生的。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包括:
)和
组成。主要结构是
(作用:与外界进行
),肺的基本单位是
。
细胞利用
,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三、判断题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肺部产生的。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动物的任何运动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来自
。
动物运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食物。
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四、综合题
如图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2)
A表示
血管,D表示
血管。
(3)
从
的过程实际上是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过程,血液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氧含量
(增加或减少),血液由
血变成了
血。
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1)
测量肺活量时,先用力深吸一口气,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
状态,胸廓如图
状态,肺内气压
(填“升高”或“降低”),外界气体进入肺。
(2)
血液与肺泡间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3)
肺泡外壁包裏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受损是诱发哮喘的原因之一。这类哮喘病人的肺活量将会
(填“增大”或“减少”)。
(4)
肺活量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下列哪些措施不能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
A.长跑
B.声乐训练
C.游泳
D.长期伏案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D
【解析】图
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属于呼气状态,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A错误;
图
比图
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都增加,可知图
此人在进行主动呼吸,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
次/分,B错误;
图
中
点,
点肺内外气压相等;图
中
点和
点肺内外气压也相等,C错误;
图
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3.
【答案】B
【解析】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正确。
B.③过程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错误。
C.⑥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组织细胞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血液的高,所以组织细胞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正确。
D.⑤过程中氧气经过气体扩散作用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正确。故选B。
4.
【答案】C
【解析】A选项,B选项:由曲线图中,
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故AB正确;
C选项,D选项:曲线图中,
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C。
5.
【答案】D
【解析】A、鼻腔内的绒毛对空气中较粗的颗粒物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是
可入肺颗粒物,无法被鼻腔、咽喉等呼吸器官屏障阻碍,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部,沉积在肺部,会直接损害呼吸系统等,A错误;
B、边吃饭边大声谈笑,会使食物误入气管而引起咳嗽,B错误;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
D、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D正确。
6.
【答案】A
【解析】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口腔和食道属于消化道。可见A正确。
故选:A。
7.
【答案】A
8.
【答案】A
【解析】当人体患感冒时,分泌的组胺等一些物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因此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
9.
【答案】C
【解析】()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含氧量的多少和颜色的差别,与在什么血管中流动无关。()心脏主要由心肌造组成,因而能够强有力的收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当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压入动脉,由动脉流入全身,再由全身流到静脉,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再由静脉流回心脏。因此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泵”是心脏;()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A、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泵”是心脏,A正确;
BC、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中氧合器可以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氧合器的功能相当于肺,氧合器中的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正确;C错误;
D、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10.
【答案】B
【解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层细胞,如图所示:
。
故选B。
11.
【答案】C
【解析】“如果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
处增多,
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故选C。
二、填空题
12.
【答案】浑浊;
13.
【答案】收缩;
【解析】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故答案为:收缩;增大。
14.
【答案】收缩;小于;等于;
【解析】由图
是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除了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外,肋间外肌也同时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这样,胸廊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大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对于同一个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
段),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肋间外肌同时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这样,胸廊的容积就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肺,吸气时肺内发生气体交换,当肺泡内氧气和血液内氧气达到平衡时气体扩散停止,同理二氧化碳也是这样,呼气时肺内的气体交换是停止的,所以
时和
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相等的。
15.
【答案】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气体交换;
16.
【答案】氧;二氧化碳;水;
【解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三、判断题
17.
【答案】错误
18.
【答案】错误
19.
【答案】正确
20.
【答案】正确
21.
【答案】正确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四、综合题
22.
【答案】
(1)
肺
(2)
肺动脉或动脉;静脉或上、下腔静脉
(3)
体;减少;动脉;静脉
23.
【答案】
(1)
收缩;甲;降低
(2)
扩散
(3)
减少
(4)
D
【解析】
(1)
图甲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因此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
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人患病时,由于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变窄,使病人呼吸困难,肺活量明显降低,呼吸功能较差。
(4)
坚持体育锻炼(长跑)、游泳或声乐训练都能提高肺活量;而长期伏案不利于提高肺活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