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开发型)
教 师 陈莉 学 科 语 执教班级 三(1)班
教学时间 2010年4 月1日(第6 周星期 4 ) 教学地点 三(1)班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
教学课时 第 1 .2.3.4课时 教学课型 练习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自己”。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由于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因此,介绍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外表特征上。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对如何听别人介绍也提出了要求,“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教师要把握好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同桌或小组互相介绍、评议。教学时,教师可以范例激趣,引入情境,归纳出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如,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作自我介绍。注意在自我介绍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也可以让被评议的同学再说说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议是否有道理,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习作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我的发现安排的是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对比的两组句子。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叫反问,也叫反话或激问。反问有两种类型:(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回答。如: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日积月累“读读记记”选取的是课文里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这些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积累这样的词句,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语言现象,使学生领悟语言更多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可以读一读,记一记。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再例举一些这样的句子进行交流,但不要讲解修辞知识。“读读背背”选取的是五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成语故事《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这个故事生动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引发思考,体会其蕴含的道理。成语故事的教学应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学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如有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组里或同桌讨论,然后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xkb1.com / )学生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主要原因是平时活动少,学生又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为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细心观察。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畅、精彩,完全是因为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就得心应手了。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介绍我自己
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认真修改
教学反思 多练包括“说”与“写”的过程。“说”为写打下基础。说与写分别是语言的两种表达形式。说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为什么选说后写呢?首先是从儿童语言的发展来看,一个人学习语言总是先学习口头语言,口头主席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说写训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先说训练尤为重要,从民族语言变为汉语。现行课程教学中,每次习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语交际。交际内容与习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为习作打基础的为此,口语交际特别重要。每次习作,我都用1至2课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后才进行习作。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是:说说我自己,而习作是: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在此次习作中,口语交际做好了。学生在习作时就容易得多,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促进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言。说就成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