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灯光》
教 师 彭之恒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六(四)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5日 教学地点 教室
教学内容 《灯光》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型 略读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体会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板书课题)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www.xkb1.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a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4.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xkb1.com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4.集体交流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板书设计 灯光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战场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作业设计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抓住了文章中出现的“灯光”展开了教学。以读来促学生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悟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中灯光出现的第一次是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写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我先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说说此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导学生的朗读。学生都很积极,有的读出了惊叹的语气,有的读出了赞美的语气,有的读出了陶醉的语气……最有趣的是那个读出了陶醉的语气的,似乎把我们全班师生都带入了天安门广场。
这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如行云流水,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孩子们的表现尚佳,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读入情入境。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灯光”,要求学生由一处灯光产生联想,写一个片段。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写出的片段都很有特色,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有感而发。
但是我觉得这堂课还有很多缺憾,比如阅读课文上得过程中有点类似讲读课文,另外教学时间把握不太好,一课时没能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