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要下雨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要下雨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8 21: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直、边”等7个字。
2.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人文主题
图文对照着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2.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词语卡片、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完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会写“呢、呀、吗、吧”4个字。
2.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燕子和小白兔的对话。
4.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读懂课题。
(1)板书“下雨了”,引导学生发现课题漏了“要”字,用红色粉笔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要”就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从而读懂课题。(2)出示两幅图片,引导学生选出其中与课题“要下雨了”匹配的一幅。
(3)教师小结:要下雨了,是雨快要下了,但是还没开始下呢。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下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教师随机出示“阴沉沉”的图片,并指导读好词语。
3.教师引导:天气阴沉沉的,一只小白兔去山坡上割草,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赶紧去课文里瞧一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朗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
(1)指名朗读,随机指导认读“腰”,认读词卡“弯着腰、伸了伸腰”。
(2)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腰”字。
(3)请学生做动作读一读词语,教师板贴词卡。
3.分段检查朗读第2、3自然段,相机指导。
(1)指名一组同桌分段朗读,随机出示词卡“潮湿”,指导读准翘舌音。
(2)板贴卡片,把词语“潮湿”放回到句子里让学生再读。
4.分段检查朗读第4~6自然段,相机指导。
指名三位同学分段朗读,随机出示两组词语“有空、空气”和“淋着雨、弯着腰”。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空、着”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
5.指名读第7自然段,指导读好一组带轻声的词语“消息、告诉、搬东西”。
6.生字归类,复现再读。
(1)分组盘点黑板上的词卡。
弯着腰  伸了伸腰  潮湿
有空 空气 淋着雨
消息 告诉 搬东西
(2)同桌互相读一读,指名一位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7.教学“呀、吗、呢”。
(1)课件出示分别带语气词“呀、吗、呢”的三个句子,学生自由练读。
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是要下雨了吗??
我正忙着搬东西呢!?
(2)借助升降符号,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小结:关注句子后面的语气词,能帮助我们读好句子。
三、初读对话,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1.请学生扮演小白兔,读一读。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学生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老师和同学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的动作和神态,读好“大声说”“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2.引导学生读好燕子的回答,联系生活理解“潮湿”。
出示句子: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
设计意图:
从“潮湿”的字音、字形到字义,层层深入开展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同时也为学生了解空气、水珠、虫子翅膀和小燕子低飞之间的关系作了铺垫。着捉虫子呢!”
(1)出示词卡“潮湿”,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识记词语。
(2)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说明了什么?
小结:带三点水的字大多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中有很多小水珠呢!
(3)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小水珠?(随机出现相关图片: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能写字、地板湿滑等)
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
(4)学生齐读句子。
3.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分别贴在黑板上。
要下雨了  燕子飞不高  虫子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理由——请学生到黑板前演示排序,说理由)
4.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5.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同桌练读——指名表演读。
评价:给优秀的小组佩戴头饰表演。
6.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贴“燕子低飞”。
四、书写练习
1.出示生字“呢、呀、吗、吧”,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有口字旁,口字旁的位置比较高。
2.教师范写“呢”,学生练写。
3.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星级评价:★书写正确;★关键笔画到位;★做到左窄右宽。
4.学生自主练写“呀、吗、吧”,同桌互评。
课时目标
1.会写“直、边、加”3个字,理解词语“闷得很”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读好小白兔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3.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了解下雨前“鱼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1.游戏“迷宫1”:认读生词。(出示课后练习第三题)
(1)同桌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最先帮助小白兔走回家。
(2)指名检查词语朗读。
2.游戏“迷宫2”:认读两组词语“一直、真的”“一边、加快”,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比一比“直、真”“边、加”,说说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2)范写“直”,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字的整体不宜写太宽,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3)指导书写“边、加”,重点提醒“力”在不同生字中的位置:“边”字是半包围结构,“力”在右边偏上的位置;“加”字左右等宽,“力”靠近竖中线。“边”字的走之旁注意平捺不要写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边的“力”字。
(4)学生书写,同桌互评。
二、读好第二次对话,了解“鱼出水面”的原因
1.回顾小白兔和燕子之间的对话,教师随机板贴:燕子低飞。
设计意图:
“闷”字的教学由汉字造字的特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再回归到课文的语境中,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层次性和立体性。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理解“闷得很”的原因。
(1)同桌合作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2)教师随机出示卡片“闷得很”,引导学生关注字形,识记并理解“闷”。提问:一颗心被关在门里了,你有什么体会?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什么时候会有“闷”的感觉。
(4)学生反馈,教师追问:文中的小鱼为什么会觉得闷呢?
(5)学生用上“因为________,所以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的句式说说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教师随机板贴:鱼出水面。
3.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并演一演。
三、学习第7自然段,明白“蚂蚁搬家”的原因
1.请学生标一标第7自然段有几句话,指名朗读。
2.创设情境,学生扮演小白兔,向蚂蚁传递要下雨的消息。
3.指导学生读好大蚂蚁的话,读出感叹的语气,随机采访:大蚂蚁,你为什么要忙着搬家呀?
4.同桌合作朗读,教师随机板贴:蚂蚁搬家。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8、9自然段,说说听了大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预设:一边跑一边喊。
2.教师指名做动作,读一读,明白“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并引导学生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3.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导“真的”要加强语气读。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拓展积累
1.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扮演小白兔,一人扮演燕子,一人扮演小鱼,一人扮演大蚂蚁,角色对话以外的部分大家一起读。
2.挑选几组戴上动物头饰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评一评,选出“小小表演家”。
3.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预报天气的本领?
预设:
(1)蜘蛛预报天气——蜘蛛会赶在下雨前结个竖着的网,因为平挂着的蜘蛛网容易被雨冲坏。你如果发现蜘蛛编织竖着的蜘蛛网,就预示着可能要下雨了。
(2)青蛙预报天气——青蛙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天快下雨的时候,气压下降,湿度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多,青蛙的皮肤得到充分湿润,它觉得特别舒服,经常会“呱呱呱”叫起来。
(3)鸡预报天气——鸡因为没有汗腺,所以很怕热。下雨之前往往比较闷热,这时候鸡喜欢待在凉快的地方。如果发现鸡不出窝或待在树荫下,十有八九要下雨了。
4.想一想:如果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些小动物,他会怎样向他们提问?这些小动物又会怎样回答小白兔呢?我们也来编编故事吧!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燕子低飞——捉虫
小鱼浮出水面——透气
蚂蚁搬家——运东西多观察
勤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我在教学中通过以读助讲、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中一些现象的联系,从而较有实效地挖掘了这个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