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8 17:3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认识惯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2)通过小组实验及推理,培养实验、分析、推理的能力,了解“理想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2)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
引入:组织竞赛
师:同学们,我们组织一场小小的竞赛,大家请看,球的上面放一枚硬币,球的下面放一只盒子,规则是用后面的球撞击前面的球,如果硬币落入盒外,就取得胜利,如果硬币落入盒内,则挑战失败。总共只有两次机会。有请哪位同学上来挑战。
女生:挑战失败。我再请一位力气大男生挑战一下。
男生:挑战失败,谢谢两位的配合。有点遗憾,又有点疑惑,有什么疑惑呢?
生甲:为什么硬币不随球一起飞出去呢?
生乙:如果小球不受力,能不能保持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呢?
师: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争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不能,伽利略的观点是能。那我们要证明这个观点正确还是错误用什么方法呢?这个实验的条件是没有力,现有的器材能否实现这种没有力的情况?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看从这个现象中能不能得到些启发:小车从斜面滑下,停下。小车停下的原因是什么(阻力)如果我们掌握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也许能从中找到些规律。
活动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先讨论这样几个问题:老师了解情况。
(1)小车在平面上运动运动距离的远近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应控制哪几个因素相同呢?
(3)如何使初速相同?
(4)如何改变阻力呢?
(5)毛巾、棉布、木板它们的阻力大小关系如何呢?
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学生完成表格。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的材料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路程
1
毛巾
最大
2
棉布
较大
3
木板
较小
生:结论是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现象)
师:那如果没有阻力,那物体将怎样?
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这个定律,它揭示了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
物理上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演示:惯性演示器(分析小球为什么静止,木片为什么要用绳子拴住。)
活动3惯性
利用你周围的器材,包括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1、击打小球 学生动手,再分析。
2、生活中的倒水。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并演示
播放视频,生活中的惯性及惯性的应用。
活动4小结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布置作业 练一练
活动5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