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认识浮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 认识浮力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8 17: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
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液体的浮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 通过交流合作,总结出称重法求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浮力概念的建立。
“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称重法”求浮力大小的应用
教学用具
教师:烧杯、水、弹簧测力计、浮力大小演示仪、乒乓球。
学生:烧杯、水、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航空母舰辽宁舰训练及放飞孔明灯的视频)
教师:2017年1月13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编队顺利完成跨海区跨年度训练和试验任务,代表我国的军事力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视频中我们还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孔明灯放飞的美景,放飞孔明灯大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教师:那么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辽宁舰、护卫舰、补济舰、为何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孔明灯为何能够腾空而起?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问题,我们把兵乓球放到桌上的烧杯中,不倾斜烧杯,怎样才能把兵乓拿出来?同学之间讨论一下,看谁的方法最简单,最科学?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把兵兵球拿上来的?
同学甲:我们用两支笔像筷子夹菜一样把它夹上来的。
同学乙:我们向烧杯中加水,兵兵球就会知道浮上来。
教师:你们说两位同学谁更简单、更科学?
教师:下面我们动脑分析图中辽宁舰和氢气球受力情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同学甲:辽宁舰和氢气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同学乙:辽宁舰和氢气球受到竖直向上托力。
教师:那么辽宁舰和氢气球受到竖直向上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认识浮力。
板书:第一节:认识浮力
二、新课讲解
教师:浮力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广泛的,下面的几种情况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同学甲:
同学乙:
教师:说明同学们在平时认真观察了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而物理知识就来源于生活。那么什么叫浮力,物理中又是怎么定义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69页,认真阅读后告诉我什么叫浮力?
同学甲: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板书: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教师:浮力用什么符号了表示呢?
同学甲:F浮
教师:根据定义我们知道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教师:我们首先探究液体的浮力(板书),下面有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实验探究。
首先我们测量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并读出重力的大小。(点拨学生测量物体重力时出现的问题,并把重力书写在副板书上)
教师:然后我们把物体缓慢的浸入水中,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同学甲:我们看到了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
教师:当我们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多少?(并把弹簧测力计读数书写在副板书上)
我们用F1来表示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教师:我们把物体提出水面,你们猜想一下怎么才能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
同学甲:用手向上托,
教师:那请我们这位同学用手向上托,检验一下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你们看到的现象和你们猜想一致吗?
学生:
教师:说明实验室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那么我们通过这个实验等到了什么结论?
同学甲: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出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问这两个读数和物体所受的浮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并告我我?
同学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教师:同学们答得非常正确,这就是我们物理学中所说的称重法求浮力,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用公式怎么表示称重发求浮力
同学甲:
(板书)称重法求浮力和公式
教师:例1、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N。铁块受到浮力是多少?
教师:有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下面用你们作用本计算。看谁做得最快最准确?
教师:评讲例题一
教师:例2、一质量为5Kg的铝块,用弹簧秤吊住它,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0N。求酒精对铝块的浮力?
有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下面用你们作用本计算。看谁做得最快最准确?
教师:评讲例题二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空气的浮力(板书),有请一位同学上台和老师共同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教师:首先我们观察一下,杠杆的状态?
同学甲:
教师:我们把挂在篮球上的气门针插入篮球,请注意观看实验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
同学甲: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请你告诉下面的同学,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同学甲: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教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同学甲: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
同学们,通过刚才哪位同学的总结,你有谁能告诉我,浮力的方向?
同学甲: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板书)
教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做出这两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到你们的作业本上。看谁画得最标准。
教师:我们现在也进学习了浮力,那么浮力是怎么产生的呢?请看下一个视频。(板书: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通过视频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教师:那我们一起用理论推导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
通过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得到了求浮力的另一种方法,压力差发求浮力(板书压力差发求浮力并板书公式)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们学习到了什么?
同学甲:
教师:那你们能够告诉我课前提出了两个问题吗?
同学甲:因为他们受到了水和空气对他们的浮力。
教师:这节课就学习到这里,课后加强复习,并把课后1、2题做到作用本上。
四、板书设计
认识浮力
浮力
1、浮力: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2、探究液体的浮力
(1)、称重法求浮力
3、探究液体的浮力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压力差法求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