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8 17: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031001197610000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⑴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⑵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 ⑶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 2.难点:用等效替代法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教学方式】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实验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步子,多台阶,步步深入,进行探究。教师再进行理论分析,加深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的理解。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过程得出液体压强规律。课后通过调查,了解液体压强的装置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用具】
??? 1.学生实验器材(每4~6人一套):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染成红色),透明盛液桶,空饮料瓶和锥子、橡胶薄膜、皮筋,盛有水的水槽、塑料袋,烧杯,三通管。
??? 2.教师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塑料片、侧壁开口的试管、橡皮膜、长橡胶管一根。
??? 3.自制PPT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向学生展示下端扎有气球的玻璃管(气球里预先装有红色的酒精)。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够知道气球里的液体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讨论并尝试各种方法,教师点评。
最后,教师将气球浸入水中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体上升。
第二节?怎样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呢?这就需要用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引入课题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请学生分组利用桌子上教师提供的器材探究液体压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一段时间后检查实验结果,请学生说一说你都用到了那些器材,怎样做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底部扎有橡皮膜的饮料瓶加水――――液体对底部有压强。
侧面开口的玻璃管加水―――――――液体对侧面有压强
方便袋套在手上,没入水中―――――液体内部有压强
竖直扎有孔的饮料瓶底部水流的远――深度增加压强大
贴上膜的三通管加水――――――――对底和壁都有压强
......
2.教师演示实验验证深度相同压强相同。
向学生介绍液体压强计,并说明用法。
用手按一下薄膜让学生观察压强计液柱的变化―――有高度差。
提问:为什么会有高度差?―――有压强
   如果把橡胶模浸入水中会怎么样?―――也有高度差。
实验验证。
然后让学生观察,固定橡胶模位置改变橡胶模方向液柱的变化。――没变化。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深度同压强同。
拿出另外一筒浓盐水和另一只压强计。与前一只固定同一深度,观察两只压强计的液柱情况。――盐水的高度差大。这说明了什么?―――盐水压强大。
实验结束,学生总结压强特点。
解释现象:为什么水坝建成底宽上窄的形状?
     导入实验液柱为什么会上升?
(二)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有关,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液体压强的大小如何求呢?
回忆压强概念,固体压强公式。
要求学生按求固体压强思路根据学案推导液体压强公式。
学生展示结果。
(三)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 1.连通器
小活动:我在黑板上画一个点,给你一根充有水的软管,你能在这个位置附近找到一个与这个点等高的一个点吗?学生讨论,找学生上前实验。等学生找到后提问:你运用的什么原理呢?
?????引入连通器的知识,展示各种连通器。
??? 2.帕斯卡原理
?????阅读课本154页内容,完成导学稿活动4的练习。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1.请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 教师对学生说的不完整的方法进行点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 2.布置作业: 调查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液体压强的装置,下节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液体压强的特点:
3.液体压强的计算
4.液体压强的应用
【教学反思】
液体压强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感受很少,在教学时教师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实验演示就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的特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变成学生死记硬背了。因此,在上这节课时,大胆地用一些简单方便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并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归纳液体压强的特点,从中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然后再来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显得容易的多了,整节课的效果收到了良好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