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8 22: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④“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④“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指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为了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深圳
对外开放第一步——
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毗邻港澳、重要侨乡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1979年的深圳
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阅读课后活动材料,结合教材42、43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经济特区?
2.特区“特”在哪里?
3.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作用)
指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借鸡生蛋
“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作用: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27
1130
2256
3422
4927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80
1997
2002
2004
2005
1980-2005年深圳市生产总值增长趋势
(单位:亿元)
43页相关史实
对外开放领域扩大——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海南
浦东
第一步
经济特区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1992重庆
满州里
(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有何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是逐步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注重国情、尊重发展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能力。
思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从省会城市到普通市县;从东部到中西部,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
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口
尝试
扩大
线


沿江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边
内地
省会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请进来:
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
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了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活动三:大步的前进--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对外开放的推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机遇与挑战并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让我们一起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看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1979年,中美建交
南京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
方便快捷的交通
2014年,第四代战机歼20试飞成功
1996年,中国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旧中国
现在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列强入侵 被迫开放
独立自主 主动开放
不平等,有屈辱性
平等互利
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
被侵略的产物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
今天的开放和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学习与拓展
1.上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国策?
2.说出两个在改革开放中可以为图二中的新区建设提供好的经验的特区?
3.你可以为参与上述对外开放活动做出哪些努力?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强大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途径和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浦东经济开发区
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特区的建立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2001年12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A
A
轻松过关
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A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