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比较阅读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比较阅读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8 18: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内蒙古集宁一中


蜀相·书愤
比较阅读




杜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陆游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1.探究《蜀相》一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3、4组
2.何为“书愤”?探究《书愤》一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1、2
组。
3.以意逆志,比较两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4、6、7组。
4.除《蜀相》《书愤》之外,杜甫与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或《出师表》,知人论世,分析两位作者为何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1、2、3、4、5组。
设疑自探
自探得分:第一组:10
第二组:10
第三组:10
第四组:20
第五组:10
第六组:10
第七组:10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南宋.陆九渊
1.探究两诗标题内涵及诗中表达的情感。
2.以意逆志,比较两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3.知人论世,分析两位作者为何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设疑自探
自探要求:
1.用心思索,激情投入。
2.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标注整理,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南宋.陆九渊
讨论要求:
1.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的自探所得在小组内互讲互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也可小组间交流。
2.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全力帮扶组内
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解疑合探
1.行动迅速,工整认真,条理清晰,
要言不烦,分条列点,规范作答。
2.其他同学接着讨论,为补充和点评做好准备。讨论完毕后,选取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
放声诵读,体悟诗歌内涵。
展示要求
题号
1
2
3
小组
第二组
第六组
第七组
展示分工
1.以10分为总分,先打分,接着陈述打分理由。
用红色粉笔标示关键词并补充内容。
2.
声音洪亮,充满激情,神态自然,
大方得体。
3.评价字迹与否工整,思路是否清晰,答题是否全面规范。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和质疑。
题号
1
2
3
小组
第一组
第三组
第五组
评价分工
评价要求
解疑合探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清.陈宪章
质疑再探
质疑无限
思维无穷
赏析下面诗歌: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运用拓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论陆游的作品,“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先生又指出“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当然,他与杜甫相比,亦有不同之处,通过《书愤》,我们可以看到,陆游不像杜甫与宋代的其他几位爱国诗人,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但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只是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救地呼吁,而并没有自己也来动手。而陆游,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正是陆游高出他的前贤和时贤的地方。(《宋诗选注》)
陆游又自号“龟堂老子”,南宋诗人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云:“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他是将陆游与杜甫相提并论的,而且认为陆诗与杜诗其“劲气”“旗鼓”往往相当。陆游的人品与诗品确实与杜甫有密切的师承关系。陆游自己说过:“向令开天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读杜诗》)可见他是以与杜甫的精神与事业的“遇合”为荣幸的。
这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诗魂,称得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推荐阅读
书陆放翁诗卷后
南宋·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