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周末一练
第二周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1.3-1.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控制,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
A.红光 B.紫光 C.红外线 D.紫外线
2.学生做课间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 ( )
A.提高音调 B.增大响度 C.改变音色 D.增大声速
3.容易晕车、晕船,这是因为什么过敏 ( )
A.前庭、耳蜗 B.前庭、半规管 C.耳蜗、半规管 D.听小骨、鼓膜
4.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鼓膜 B.内耳 C.位听神经 D.大脑皮层
5.小儿高热导致耳聋.一般是由于 ( )
A.外耳道损伤 B.鼓膜损伤 C.耳蜗损伤 D.神经中枢受损伤
6.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8.如果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了光斑,则光斑的形状是 (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D.三角形
9.关于光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1光年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时间
C.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D.表示两城市间的距离常用光年作单位
10.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11.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小孔成像 B.灯光下人的影子 C.镜子中人成的像 D.日食
1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
A.“海市蜃楼” 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C.“水中倒影” D.日食的形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14.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乐音对人健康无影响.悦耳动听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而噪声则是机器发出的
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健康
D.有些雷声.炸药爆炸的声音也是噪声
1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16.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鸡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7.一般来说,大会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反射 B.增加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18.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的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8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发出的声音的是 ( )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19.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0.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 (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我们每个人都用两只耳听.我们便可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 来辨别 的方向和位置。
22.如图是人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声音引起① 振动,这种振动由⑦ 传到内耳。内耳中的⑩ 内有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它所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⑨ 传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听觉。①、⑦、⑩ ,它们共同构成 。
(2)⑩内有 ,⑧内有 ,这两类感受器合在一起组成位觉感受器。
23.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的物体.在物体的 面光 的区域便产生影子。
24.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①月亮 ②钻石 ③太阳 ④点亮的电灯
⑤闪光的刺刀 ⑥蜡烛的火焰 ⑦眼腈 ⑧闪电
25.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后形成的彩色光弧.红色光弧在虹的 侧.紫色 光弧在虹的 侧。太阳光是 光.红光是 光。
26.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 。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 到手机乙响铃.说明 。
27.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如穿红衣服的人照射白光时,只反射 ,而其余的色光被衣服 ,所以衣服呈现红色。
28.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 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 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 色。
29.一束白光经过棱镜后发生色散.形成如图所示.由1~7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其中第五色应是 光。
30.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要 (填“快”或“慢”)。
3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
32.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
33.有经验的工人鉴别瓷瓶的好坏,只需轻轻用手指一弹,听声音即可判断。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34.音乐会上.男低音在放声歌唱,旁边的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的声音高, 的响度大。
35.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张开 ,可以使鼓膜内外的 ,防止鼓膜胀痛。
36.噪声危害的调查表明:在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跟美国20岁青年一样灵敏。这个情况说明美国的 污染比非洲北部农村严重.因此影响了美国人的听力。
37.刘勇说:我就是闭是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可知,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
不同来判断的;“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三、实验探究题(第38题每空2分,第39题10分,共16分)
38.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①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②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注:梳齿密振动快)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动快慢的关系是
。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的关系是
。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39.探究小孔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针、不透明纸、白纸、白炽灯、桌子。
探究设想: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研究小孔成像规律。这里的光源是白炽灯里的钨丝,所成的像是钨丝通过小孔在白纸上成的倒立的实像。
实验过程及问题: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l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光班。这种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
(1)保持灯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 ,像的亮度将 。
(2)保持灯和小孔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纸,像的大小将变 ,像的亮度将 。
(3)保持小孔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炽灯,像的大小将变 ,像的亮度将 。
(4)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是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即 法。
(5)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出怎样的规律?
。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2分,共4分)
40.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
41.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某中学七(4)班的小华同学在观赏菊花的时候却发现,看到的黑色花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此,小华同学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查了很多资料,得到以下信息:①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不是纯黑色,只是偏紫色。②物体的颜色与太阳光及物体发射、吸收光有关。⑧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光。④太阳光是一种由多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而成的光,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热效应。⑤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产生的热效应最大。⑥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由以上信息他们得出了自然界中,人们看到的红、橙、黄颜色的花多,而蓝、紫颜色的花较少的原因。
问:你知道自然界中,黑色花少的原因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
一、1~5.CBBDD 6~10.CACCB 11~15.CBABA 16~20.CACAB
二、21.时间差 声源
22.(1)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听觉中枢 鼓室 中耳
(2)前庭 半规管
23.不透明 背 照不到
24.③④⑥⑧
25.外内 复色/白光 单色
26.(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7.反射色光颜色 红光 吸收
28.绿 绿 黑
29.蓝
30.直线 慢
31.大
32.反射
33.音色
34.女声 男声
35.咽鼓管 气压平衡
36.噪声
37.音色;直线
三、38.(1)划得越快,音调越高
(2)塑料梳子的齿越密,音调越高
(3)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9.小孔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
(1)大暗 (2)小亮 (3)小亮 (4)控制变量实验
(5)小孔所成的像是光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和明暗随着光源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白纸)到小孔的距离变化而变化;①光屏(白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大越暗:离小孔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小越亮。②光源到小孔的距离相对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变大,像就变小变亮。
四、40.红色的遮阳伞透过红光,红光照到西瓜红瓤上,反射红光,反射的红光进入人眼,西瓜看上去更红,好卖。
41.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使花瓣温度较高而使花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