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
阿拉伯作为交流使者
使者之一:阿拉伯的商人
阿拉伯的商人在商旅往来中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
伯商人
亚洲
欧洲
非洲
丝绸之路
中亚
里海
小亚西亚
波斯湾
两河流域
红海
亚历山大港
1
2
3
阿拉伯传播
文化的传输
希腊著作
阿拉伯使者
天文学
医学
伊斯兰教文化
科技
商品
阿拉伯数
“阿拉伯数字”真的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吗?
古印度人(创制)
→阿拉伯人(传播)
→欧洲
想一想:
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 “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并传遍世界.
阿 拉 伯 数 字
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
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动脑筋
中 文: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八(捌)、九(玖)、十(拾)
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 、VIII、IX、X
英文: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元朝版图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在中国经历
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①1217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②受到忽必烈赏识,留在中国任职,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
③曾奉命外出视察,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和物产。
④生活了17年后,从海路回意大利,将见闻写成《马可·波罗行记》一书。
马可·波罗
来去的路
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泉州
马可钱币
中国发行的纪
念银币和金币
蒙古国发行的纪念马可 波罗和忽必烈的金币和银币
纪念邮票
西湖
马可·波罗雕像
扬州马可·波罗纪念馆
比萨饼(PIZZA)
传说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意大利美食比萨饼、意大利面条就是中国馅饼、面条的变种,而正是马可·波罗将这些中国化的食品传入欧洲
行记的内容
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马可·波罗游记》“ 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行记的内容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纸币:
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非常方便…
煤炭:
华北人民用一种“黑色的石头”当木材烧…
而它的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
驿道:
从北京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驿道连接…
驿站每个房间全用丝绸…
行记的影响
你认为《马可波罗行纪》会对欧洲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