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2 1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康一中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涟漪(yī) 蹩进(bié) 缱绻(juǎn) 命途多舛(chuǎn)
B.脑髓(suǐ) 鬈(quán)曲 褶(zhě)皱 通衢(qú)大道
C.绯红(fěi) 罡(gāng)风 颓垣(yuán) 俊秀婀娜(nuó)
D.攻讦(jié) 趿(jí)拉 愧怍(zuò) 旌(jīng)旗招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飞流急湍  冠冕堂皇  云蒸霞尉  层峦叠嶂  
  B.班驳陆离 历尽苍桑 浮想联翩  玲珑剔透  
  C.茕茕孑立 翠锦斑斓 残羹冷炙 昙花一现 
  D.一蹴而就  消声匿迹 粉妆玉琢  峨冠博带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匠心独运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B.对外国观众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传统文化并非明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B.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C.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 21世纪教育网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家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C.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D.以旌其所为
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不能容于远近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0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Ks5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8.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去拿,不要坐等人家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9、对最后一段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拿来的”指的是外国文艺。
②“沉着”是指面对“宅子”能冷静思考而不慌不忙,“勇猛”是指敢于拿来而不犹豫。
③“有辨别”是说能“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新人”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
⑤“新主人”和“新人”的性质完全相同。
⑥“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用的是借喻手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10.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极因素。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1—15题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璧于赵???
???????????????????????????????????? (明朝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间至赵矣(间:或许)??????????????? B.臣请就汤镬(即刻)
C.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曲:弯曲)? D.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亡:失去)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北躯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C.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D.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臣乃敢上璧???????????????????? B.乃使其从者衣褐
C.以明大王之失信???????????????? D.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14.下列内容全都能体现蔺相如的“智”和“勇”的一项是
A.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B.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C.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D.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
15.对上面两段文字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市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市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市,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市,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第Ⅱ卷(105分)
四、(20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新服。(4分)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2分)

(3)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不念 ______ ,_________,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 , 。[
(3)念高危,_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_。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
(6)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月忽其不淹兮, 。 惟草木之零落兮,
(8)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阅读下文,回答18—21题。(18分)
莫高窟(节选)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工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边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那些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看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18.第一段中“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句中,“标本”是指什么?“一千年的生命”又是指什么?(4分)
答:(1)
(2)
19.纵观全文,(1)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几个朝代的壁画,分别用了怎样的色流概括各朝代壁画的特点。(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6分)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意的理解,请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作简要回答(4分)
答:(1)客观上:
(2)主观上:
2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一句的内涵的理解。(4分)
答:

六、语言运用(10分)
22.在以下各句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衔接、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越烧越旺;退缩者 。
② 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23.在某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名胜游览区,一游客随手扔掉饮料罐。一位清洁工见状批评该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但游客却说:“我不扔,你不就因为没事干而下岗了吗?”清洁工按照这位游客的“逻辑”说了一段反驳他的话,说得游客哑口无言。请以清洁工的口吻,续写两句话。
“为了我不下岗,你就可以乱扔了。那么,为了 , ?为了 , ?”(2分)
24.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4分)


七、作文(60分)
25、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花重锦官城。当春日的惠风吹拂面庞,那些发生在春天里的如烟往事,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浮上心头;当春日的暖阳温情拥抱,那些曾一起走过春天的鲜活面容,会在我们的心底挥之不去……
请以“春日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卷纸
选择题(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105分)
四.[15.(8分)
⑴ (4分)

⑵ (2分)
⑶ (3分)

16.(6分)
⑴(4分)

⑵(2分)

⑶(3分)

17.(8分)





(6)
(7)
(8)
五.(18分)
18.(4分)⑴

19.(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1)客观上:
(2)主观上:
21.(4分)答:

六、语言运用(10分)
22.(4分)(1)
(2)
23.(2分) , ? , ?
24.(4分)


七.作文(60分)(写反面)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A
B
C
D
D
C
五、命题作文(60分):
春日的回忆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花重锦官城。当春日的惠风吹拂面庞,那些发生在春天里的如烟往事,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浮上心头;当春日的暖阳温情拥抱,那些曾一起走过春天的鲜活面容,会在我们的心底挥之不去……
请以“春日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