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象灾害
【互动探究】据图说说
什么是气象灾害?
1.概念:
2.种类:
因大气运动或变化而
造成的灾害。
1
2
6
3
4
5
台风、寒潮、洪涝、干旱
一
洪 涝 灾 害
1、洪涝灾害的含义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
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积水淹没低洼土地
思考: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为什么?
不会。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
【活动1】看视频、读材料,说危害
材料1: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385.7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失踪,20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1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643.9亿元。
材料2:由于连续的强降雨,诱发湖北恩施马者村沙子坝地质变形,出现滑坡泥石流。7月21日凌晨5时30分左右,大量泥土滑入清江,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截至21日下午3时,影响区内群众已全部转移安置并得到妥善安置,共转移群众1963户8397人。
1.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说说暴雨洪涝灾害的危害?
经济:淹没农田、聚落,造成农业减产、基础设施破坏等
社会:人员伤亡,爆发疫情、威胁人体健康,心理创伤等
环境: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
2、洪涝灾害的危害
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
观察并回答:
1.世界洪涝多发地主要分布在哪儿?
2.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对照说说这些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世界洪涝灾害分布
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1)世界洪涝灾害的分布
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
观察并回答:
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对照说说这些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世界洪涝灾害分布
地形: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1)世界洪涝灾害的分布
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2)中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观察并回答:
1.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
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其中洪涝灾害的频发区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区。
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珠江
长江
淮河
黄河
辽河
嫩江
松花江
海河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关中地区
25
20
10
5
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3)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一般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越严重。
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4.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①建洪水预警系统②洪泛区土地管理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④实行防洪保险
①修筑堤坝
②修建水库
③修筑蓄洪、分洪区
④疏浚河道
⑤上中游植树造林
⑥退耕还湖
【活动】头脑风暴,灾中求生,我为生命负责
洪灾真的来临,我们如何避险求生?
要求:快速说出想法
5.洪涝灾害逃生
还记得当年在左涤江楼看过的海吗
陆上看“海”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在南大下海
城市内涝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请同学们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献谋献策。
打造海绵城市—让城市免遭内涝之苦
透水混凝土地面
下沉式绿地
二
干 旱 灾 害
干旱≠干旱灾害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稀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干旱
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生产和生活
干旱灾害
1.概念(辨析)
2.旱灾分布区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重灾区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非洲、大洋洲、亚洲的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繁发生的地方,其中非洲最为严重。
(1)世界分布
2.旱灾分布区
(2)我国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
观察并思考:
1.我国旱灾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为什么干旱的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多?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我国3大自然分区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
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只有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水资源相对充足,较短时间内由降水减少等原因造成水资源短缺,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才可以称为旱灾。
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和年纪变化大,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2.旱灾分布区
(2)我国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
夏秋旱
四季均可出现
雨季未到达,降水少;
活动
根据图文资料,综合分析为什么说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一
材料二
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1.11亿人,占全国的8.1%。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其中北京、天津人口高度聚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以上。
降水少,蒸发量又大,还用得多,干旱灾害可不就严重呢!
蒸发强烈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春季多大风,加快水分蒸发;
水资源污染、浪费现象严重。
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用水量大
材料三
春季正值小麦生长季节,降水不足严重影响小麦生长
3.干旱灾害的危害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影响畜牧业,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十旱九蝗”
4.干旱灾害
的防御措施
01
02
03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
利用率;
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
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技术);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等。
04
活动: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06
国家减灾委员会每年都会公布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1年,我国洪涝灾害和旱灾较为多发,其中严重的5次灾害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试以2011年为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活动: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06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表6.1 2011 年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事件名称
简介
华西秋雨灾害
9月上中旬,华西和黄淮等地降水量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涉及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川陕等地
西南地区夏秋连旱
夏秋季节,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受影响
长江中下游春夏连旱
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出现春夏连旱,造成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严重受灾
6月南方洪涝灾害
6月份,南方先后遭受大范围强降水袭击,多地发生洪涝等灾害,影响范围涉及苏浙、闽皖、赣鄂湘、粤桂、川渝云贵等地
冬麦区冬春连旱
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遭受了严重的冬春连旱,晋冀、苏皖、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等地受影响
6月南方洪涝灾害
活动: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06
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
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发生地区有重合吗?发生时间上又有什么联系?
华西秋雨灾害
西南夏秋连旱
长江中下游春夏连旱
冬麦区冬春连旱
在2011年春、夏、秋季,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在不同时期遭受旱灾影响;
在夏秋季,我国南方和华西等地区在不同时期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地区出现重合,在空间上交替进行。
三
台 风 灾 害
低
a
b
c
d
南半球
低压
低
a
b
c
d
北半球
画出气流的运动情况
运用学过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尝试画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什么是台风?
台风是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范围大气涡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大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台风的形成条件
探究:
根据教材下面的文字,先回答下面3个小问题,然后归纳台风形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1.台风能不能形成在高纬海区?
2.台风能不能形成在赤道海区?
3.台风登陆后能量变大变小?
热力
条件
水汽
条件
动力条件
较高温度的广阔洋面(热带、副热带)
地转偏向力作用
充沛的水汽
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的分布: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5°-20°的海面温度较高的海面上
台风的结构
下沉气流
晴朗无风、少云、干暖
强烈的上升气流
狂风暴雨
大气辐合运动, 多云大风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于12级的热带气旋
探究:观察台风结构,猜测不同区位的天气
台风的路径
入侵我国的台风有哪些入侵路径?它们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主要影响华南、华东、 华中 、华北、东北
入侵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夏秋季节
台风的致灾因素1
观看视频
感受狂风
——狂风
台风危害知多少
台风的致灾因素2——暴雨
东京都、神奈川、静冈县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多摩川等河流濒临泛滥
台风海贝思造成关东及附近地区普降暴雨-特大暴雨,其中最大24小时雨量942毫米,日雨量922.5毫米,打破有气象纪录以来全国暴雨雨量纪录
海贝思暴雨导致千曲川泛滥,长野新干线所内多列高铁惨遭水泡
受台风“海贝思”影响,日本三重县街道及住房被洪水淹没。
日本静冈县,台风带来暴雨天气,道路被积水淹没
日本海贝思洪灾航拍
台风的致灾因素3——风暴潮
洪涝、滑坡、泥石流
台风还会诱发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等,造成断水断电,交通中断,
建筑物破坏,淹没农田等,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应对台风灾害的常见措施
防灾
避灾
准备应急物资
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组织救援队伍和设备维修人员
及时预报和发布预警
制定防台预案
排查险情,疏通排水系统
政府防台
灾前准备
及时了解台风情况
转移至安全处
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及时取消台风经过区的旅游等活动,不要到海滩游泳或乘船出海
适当储备应急物资
尽量不要外出
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
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
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灾中防台
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台风的有利影响
四
寒 潮 灾 害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北面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气候寒冷,西伯利亚北面是极其严寒的北极。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就是来自这些地区。极地和高寒地区的强冷空气沿着西风带和西北气流,向东南快速地、暴发式地侵入和移动,给沿途地区带来强降温、强风和强降雪,当达到一定标准时,即为寒潮。
寒潮的形成
标准:国家气象局规定,凡是气温在24小时以内下降8℃以上,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4℃以下的。
寒潮多发的地区和时间?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寒潮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
大风、剧烈的降温、暴风雪和霜冻
东路
中路
西路
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出现在什么时候?
秋末、冬季、初春
入侵我国的寒潮有哪些路径?
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
东路、中路、西路
我国寒潮入侵路径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寒潮的危害及预防
危 害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造成农业损失;
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严重的大雪、冻雨会影响交通、通信(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报;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规划和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做好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防冻准备工作;
培育和推广耐寒品种;
船只及时回港;
做好除雪铲冰安排等。
有利影响
促进地表热量交换
大风:吹散雾霾,提高空气质量;带来风能资源。
雨雪:补充水资源,缓解冬日旱情;盖越冬作物大雪抗旱保暖;增加土壤肥力。
降温:杀死病虫害。
“瑞雪兆丰年”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下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 )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3.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D
C
C
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以上),破坏更大。2019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下左图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2.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 ②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北 ③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 ④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B
中国天气网2019年3月19日讯:19日起至22日,一股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自
北向南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沙尘、雨雪、强对流、大风一个都不少。本次寒潮强
度强、影响范围广,局地降温近20 ℃,三天跨三季,称之为“换季式”寒潮。
据此回答1~4题。
1.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发生在( )
A.夏季和秋季 B.冬季和秋季 C.冬季和春季 D.秋末和初春
2.此次寒潮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可能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关于我国寒潮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南侵 ②冷锋迅速南下 ③气旋过境 ④反气旋过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A
A
4.寒潮天气有利于( )
①污染物的扩散 ②温室大棚的花卉生长 ③羽绒服销量增加
④生活用电、用气量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中央气象台3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0日08时至11日20时,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气温将下降6~10℃,其中黄淮、江汉、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黄淮、江淮地区有4~5级偏北风;东部海区有7~8级大风。据此回答5-6题。
5.在冬季,影响我国北方的强冷空气,除了能够带来大量降雪以外,还会出现( )A.大风、降温 B.暴雨、寒潮 C.沙尘暴、干旱 D.地震、泥石流
A
6.在我国北方冬季,出现上述天气时,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