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标要求】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1956-1966年)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
2.时间: 年
3.内容:①主要矛盾________。②主要任务__________。
4.意义:是 良好开端。
二、失误
1.表现:1958年提出________;发动_______和_______。
2.原因:对 认识不足,对 缺乏经验,又__,忽视__。
3.后果:①_____严重泛滥。(主要标志是__ __ __ __)
②党和人民面临_____。(纠正:1961年春___)
三、建设成就:___建成(结束了__);__、__、__发展。
英雄模范:石油工人__ 两弹元勋__ 县委书记__
自主预习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
肥猪赛大象”是“浮夸风”;
“全社杀一口”是指人民公社;
“足够吃半年”是“共产风”
农业:虚报产量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 ,坐着瓜皮过黄河
工业-大炼钢铁运动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
高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
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放卫星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1)类似的图片、漫画大量地出现在当时的权威报刊杂志上,说明了什么?(当时社会上弥漫着怎样的风气?)
(2)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3)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
(4)我们今天应当吸收什么教训?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严重泛滥。
合作探究
原因④ 结果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认识基本国情,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策略。
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957 1966
钢 535万吨 1223万吨
煤 1.3亿吨 2.3亿吨
发电 193亿度 676亿度
原油 146万吨 1132多万吨
主要产品的增长
新兴工业
电子工业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工业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枚导弹核实验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航天工业 1964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建设成就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两弹元勋
邓稼先
模范人物
王进喜
“铁人”
雷 锋
解放军好战士
精神:学习他们不怕吃苦,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C
C
巩固练习
3.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D
4.“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6.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下列哪位不是这一时期的( )
A.邱少云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A
B
B
7.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8.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模范人物的代表。
失误:
1.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2.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成功:
1.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中共八大关于党和人民主要任务的分析;
3.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启示:
1.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
2.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
……
讨论:
1955年—1965年,中共有哪些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失误的探索?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