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河南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文化、文学常识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成语“气冲斗牛”中的“斗”“牛”均是星宿名。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怀。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老山界》一课的作者是陆定一,文章是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
D.《孙权劝学》选自《三国演义》,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3.
不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本文是他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之一。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C.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社戏》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4.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王勃字幼安,韩愈字退之。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5.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武松十分敬重宋江,但当听说宋江抢走了刘太公的女儿时,他砍倒了杏黄旗,大闹忠义堂。
B.《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D.“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辞,如向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家慈”,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叙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后却辞官返乡的传奇故事。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纪传体史书。
D.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作品中的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孙侦探抢走了。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C.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8.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也叫《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文学的源头,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社戏》选自散文集《呐喊》,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想构思全文。
C.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并称“韩柳”,他们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9.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有踏青、扫墓、插柳等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和此节日有关。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白露,冬至之后是小寒。
10.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家父、拙作、见教、鄙人、寒舍”这五个词语全部是谦辞。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1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
B.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D.《土地的誓言》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12.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竹里馆》一诗中,“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春夜洛城闻笛》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C.《逢入京使》一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D.《晚春》是一首暮春的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出对春天的留恋。
1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
D.《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核舟记》的作者是清代人张潮。
14.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后面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文章衔接紧密、条理清楚。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中的孙权对吕蒙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没有办法推辞。
15.
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C.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D.吴伯箫,当代散文家、教育家,《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16.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战国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辑整理。
B.《狼》选择《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这是一部文言小说集,郭沫若评价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D.《海燕》的作者是苏联的高尔基,他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母亲》。
1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土地的誓言》是作家光未然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论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D.《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1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19.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国籍)诗人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B.王安石,字务观,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己亥杂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龚自珍,诗中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0.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保卫黄河》的第二乐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B.《孙权劝学》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土地的誓言》由我国现代作家端木蕻良所写,该文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D.《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现代作家,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答】
A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
【答案】
D
【解答】
D项,“选自《三国演义》”错误,应是选自《资治通鉴》。
3.
【答案】
C
【解答】
C项,《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4.
【答案】
D
【解答】
A项,“稷”是谷神,“社”是土地神。
B项,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C项,王勃字子安。
故选D。
5.
【答案】
A
【解答】
A项,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的是李逵。
6.
【答案】
B
【解答】
A项,“向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家慈’”错误,“家慈”是称呼自己的母亲。
C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项,“这车很快就被孙侦探抢走了”错误,这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故选B。
7.
【答案】
C
【解答】
C项,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8.
【答案】
B
【解答】
B项,“散文集《呐喊》”错误,《呐喊》是小说集。
9.
【答案】
A
【解答】
A项,“‘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有误,“大兄”是对朋辈的敬称。
10.
【答案】
C
【解答】
C项,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岸。
11.
【答案】
A
【解答】
A项,“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有误,应为“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12.
【答案】
A
【解答】
A项,“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有误,本诗是作者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表现了作者隐居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13.
【答案】
D
【解答】
D项,《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末魏学洢。
14.
【答案】
A
【解答】
A项,《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共有十七章节,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小说前十章,作者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日常生活;后七章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日寇铁蹄蹂踊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
15.
【答案】
D
【解答】
A项,《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B项,“桃花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错误,桃花源是虚假的世界。
C项,“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错误,悲伤是主要的情感基调。
故选D。
16.
【答案】
D
【解答】
D项,“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母亲》”错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7.
【答案】
A
【解答】
A项,“光未然”错误,《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
18.
【答案】
C
【解答】
C项,“小说”错误,《灯笼》是散文。
19.
【答案】
A
【解答】
B项,王安石,字介甫;“务观”是陆游的字。
C项,龚自珍是清朝诗人。
D项,“司马迁”错,应是“司马光”。
故选A。
20.
【答案】
A
【解答】
A项,《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