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以教育部颁布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为指导,着力发展核心素养,适当补充课外史料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在设计时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注意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探究问题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世界的第一课,地位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欧洲的中世纪,下启欧洲的近代史,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本节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子目为新航路的开辟,讲述主要航路开辟的基本过程。第三子目为其他航路的开辟,讲述全球航路的探索,世界逐渐连成一片。在上课的时候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适当整合,在逻辑上做了些调整,以梦想为导入,先讲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再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本课的课标要求为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能力已显著提高,但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化掌握能力还有限,分析问题能力还待提高。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初中时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的学习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又能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及条件,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性。(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利用图文材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相关航线的开辟,增进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历史情境——以梦想导入,一方面让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另一方面导入本课关键点——航海梦。从而开启接下来的学习。
接下来以我的梦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国家的梦想——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世界的梦想——其他航路的开辟为框架讲述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最后通过图片视频播放让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并为下节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世界的梦想从这里起航
导入新课:人生如梦,梦想是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英国大文豪罗伯特·勃朗宁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在于他们想做什么。福尔摩斯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果时间回到在15世纪前后的大西洋岸边,也有一群正在轰轰烈烈追求自己梦想的人,他们追寻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航海梦
15世纪前后的那些航海家们当时具有什么样的航海梦哪?下面让我们学习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
一、我的梦想——开辟新航路
这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发现者纪念碑》,整块纪念碑是一艘帆船的造型。这是为了纪念葡萄牙伟大的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地标性建筑。15、16世纪的欧洲航海家,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从这儿扬帆起航,一路航向他们所向往的东方。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碑上雕刻了32位为葡萄牙航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都会有什么人?我们一起来找找。
立在船头的是亨利王子、后面有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生展示亨利王子的梦想
亨利王子的做法有点像今天的科教兴国,任何一个时期,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国家总是会得到回报的。我们再听听其他人的梦想是什么?录音展示其它人的梦想。
同学们再看,在这个纪念碑上少了谁?学生回答:哥伦布
哥伦布为什么没在纪念碑上?学生回答: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他的航行是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远航。
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吗?航海的路线是什么?下面我们让同学在地图上再现一下他们梦想实现的过程。(学生地图上画出航海路线图)
通过刚才同学画出的航海路线图,可以发现
师问:新航路开辟有哪两个方向?学生生答:东西方向
师问:新航路开辟有哪两条航线?学生答: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欧←亚洲←美洲←西欧或答
师问:新航路开辟以哪里为中心?学生答欧洲
总结:展示示意图ppt
新航路开辟欧洲为中心,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到达亚洲,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经过太平洋到达亚洲。其目的地都是东方的亚洲。正是他们不断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从而开辟出人类文明伟大的新航路时代!
个人梦想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国家的支持,我们来看国家的梦想
二、国家的梦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开辟新航路不仅是个人的梦想,也是国家的梦想。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最先走上了开辟新航路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西欧人不畏艰险进行远洋探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国家梦想背后的推动因素:
展示材料,学生回答问题,探寻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问题1
开辟新航路的为什么最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哪?
材料1:15世纪初,葡萄牙迎来了雄心万丈的国王若昂一世,他是第一位将海上扩张确立为国家政策的国王。15世纪末西班牙终于完成了统一。15世纪晚期已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国内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远洋能力,加上两国有利的地理位置,都在大西洋沿岸。
学生回答:强化王权、传播天主教
问题2开辟新的航路是为了追求什么?
材料2:香料、黄金图片
学生回答:渴望黄金、香料)
问题3为什么如此的渴望“黄金”?
这是欧洲中世纪的城镇,请位同学谈谈你感受到什么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人口比较多,商业比较繁荣。)
材料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出现了两种稀缺的商品,它们的价格急剧上涨。一种是黄金,一种是香料。追求黄金,追求香料、追求财富,成为欧洲人最强烈的愿望。
学生回答: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问题4为什么觉得东方有黄金?
材料4:正当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和香料的时候,一本13世纪就已出版的《马克波罗行记》突然热销,其中关于东方财富的记载引发了寻金热: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学生回答:《马可·波罗游记》刺激
寻找黄金和香料本可以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叫什么路?(丝绸之路)有旧路为什么还要去开辟新路?
问题5为什么要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5:
14世纪前后亚欧之间主要的商路有三条:东方的商品通过这几条道路不断的运往西方。然而,到了15世纪中叶,传统商路发生了变动。蒙古帝国灭亡,各个汗国林立,中亚混乱的局面使得第一条陆路中断。拜占庭灭亡,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巴尔干地区,第二条商路受阻。严重影响了西欧商人的经济利益。只能开辟一条新的航路与传统商路竞争。
学生回答:传统商路受阻
俞敏洪说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问题6?航海家的勇气和行动来自于何方哪?
材料6:
学生回答: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推动,,要实现人的价值
虽然有了这样一些因素的推动,但作为航海者和支持航海的国家,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航,是否就具备了航海的条件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哥伦布的故事:
放录音,哥伦布的故事
为什么四处碰壁的哥伦布最终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学生回答:新航路开辟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远航条件。
新航路开辟在当时已经具备哪些远航条件?
请学生看书后回答:
地圆学说、地图、指南针、航海技术
由此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原因是寻金热的出现,直接原因是商路不畅导致的商业危机,再就是传播天主教和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推动。同时新航路开辟还有具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并且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接下来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
三、世界的梦想——整体的世界(其他航路的开辟)
展示其他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学生总结史实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大大州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展示欧洲人了解区域的扩大。
播放视频,思考地理大发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迪?地理大发现对全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它让地中海沿洋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时期。19世纪,北欧的法、英、荷三国开始活跃,他们主导了大西洋的经济活动,其中一部分国家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学生谈论回答:重视海洋资源,发展海洋强国,加强交流合作……
总结: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习主席曾多次强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项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
【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巩固提升:设计课堂练习,主要为简单的选择题,当堂练习,落实课堂内容。
2.课后学案练习:设计课后学案,主要为基础选择题、基础材料题、难度选择题和一道高考材料题。一方面符合分层教学的理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贴近高考,把握考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条主线梦想穿起整节课,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历史人物梦想的展示可以拉近学生跟历史的距离,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大量史料的展示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碰撞性材料的展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思维火花,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问题。增加对历史厚度的认识。整节课总体说来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可以展示很多历史信息,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过多的展开。
讨论环节,没有很好的起到碰撞的结果。努力的想要学生去辩证联系的看待问题,有些学生的回答还是略显单薄。
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