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检测题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检测题2(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9 06: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三角形检测题2
(有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7cm,则它的第三边的长应该是(
)
A.2
cm
???
???
B.3
cm
C.10
cm?
?
???
????
D.11
cm
2、若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在其内部,则这个三角形可能是(
)
A.锐角三角形
???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
D.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3、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差,则(
)
A.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B.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100°
D.必有一个内角等于150°
4、长度分别为2,3,3,4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
)
A.4
B.5
C.6
D.7
5、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乙和丙
D.甲和丙
6、如图,点D、E、F分别是△ABC的边BC、AC、AB上的点,则∠1+∠2+∠3+∠4+∠5+∠6=(
)
A.180°
B.240°
C.360°
D.540°
7、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个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
A.∠A?
??????
B.∠B
C.∠C?
???????
?
D.∠B或∠C?
8、如图,在△ABC中,AD为中线,DE和DF分别为△ADB和△ADC的一条高,若AB=8,AC=6,
DF=2,则DE=(
)
A.1
B.1.5
C.2
D.3
9、如图,AB⊥DF,且AB=DF.C、E是AD上两点,BC⊥AD,FE⊥AD.若FE=a,BC=b,CE=c,则AD的长为(
)
A.a+c
B.b+c
C.a?b+c
D.a+b?c
10、已知在△ABC中,AB:BC:CA=2:3:4,AB边上的高为CF,BC边上的高为AD,CA边上的高为BE,则AD:BE:CF
=(
)
A.4:3:6
B.4:1:2
C.3:4:6
D.4:6:3
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1、在△ABC中,∠A=80°+∠B+∠C,则∠A=
.
12、如图,点D、C在线段BF上,有BD=CF,点A、E在BF同一侧,且AB=ED,
AB∥ED,△DEF
的周长为22cm且AB=6cm,BC=9cm,则EF的长为
;则AC与EF的位置关系

13、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组对边上,∠1=10°,那么∠2等于
.
14、如图,在△ABC中,∠ACB=90°,点D在边AB上,∠ADC=65°,将△BCD沿CD折叠,点B落在处.(1)
=

(2)若∥AC,则∠=
.
15、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BC和AB上,若AE=AC,ED=CD,∠A=80°,∠B=2∠BDE,
则∠BDE
=
.
16、如图,∠1=∠2,AD=AB,∠D=∠B,给出下列结论:①DE=BC;②AF=AC;③S△ADF=
S△AEC+
S△BEF;④∠2=∠3;⑤EA是∠DEC的平分线.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4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18、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化简=
.
19、如图,在△ABC中,E是AC上的一点,AE=4EC,点D是BC的中点,且S△ABC=15,则S1?S2=

20、如图1,BP1,CP1分别是△ABC中∠ABC和外角∠ACE的平分线,∠A=72°.
(1)∠BP1C的度数为
°;
(2)如图2,若BP2,CP2分别平分∠P1BC,∠P1CE,BP3,CP3分别平分∠P2BC,∠P2CE,
BP4,CP4
分别平分∠P3BC,∠P3CE,…,BPn,CPn,分别平分∠Pn?1BC,∠Pn?1CE,
则∠BP2C=
°,∠BP3C=
°,∠BPnC=
°.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
21、(8分)
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和∠α,求作△ABC,使BC=a,AC=2a,
∠BCA=∠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2、(10分)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
上,点E
在AC
上,AD交BE于F.已知EG∥AD交BC于G,EG平分∠BEH,EH⊥BE交BC于H.(1)求∠BFD的度数.(2)若∠BAD=∠EBC,∠C=47°,求∠BAC的度数.
23、(9分)
如图,已知AB=AC,AD=AE,∠BAC=∠DAE,且B、D、E三点共线,说明∠3=∠1+∠2,并给出理由.
24、(9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是∠ABC的平分线,AD与BE相交于F.已知∠C=36°,∠BAC=84°,求∠AFB的度数.
25、(12分)
如图,已知AB=AE,∠B=∠E,BC=ED,点F为CD的中点,试说明AF⊥CD.
26、(12分)
如图所示,BD、CE分别为∠ABC,∠ACB的角平分线,两线交于点O.
(1)若∠ABC=60°,∠ACB=40°,求∠BOC;
(2)若∠A=70°,求∠BPC;
(3)若∠A=α,直接写出用α表示的∠BOC
(4)∠A=60°,BE,CD,BC三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C
A
B
D
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1、130°
12、7cm,AC∥EF
13、40°
14、50°,40°
15、20°
16、①③④⑤
17、10或11
18、2a+2b
19、4.5
20、(1)36
(2)18,9,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
21、(8分)
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和∠α,求作△ABC,使BC=a,AC=2a,
∠BCA=∠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ABC就是所作的三角形.
22、(10分)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
上,点E
在AC
上,AD交BE于F.已知EG∥AD交BC于G,EG平分∠BEH,EH⊥BE交BC于H.(1)求∠BFD的度数.(2)若∠BAD=∠EBC,∠C=47°,求∠BAC的度数.
解:(1)∵EH⊥BE,
∴∠BEH=90°,
∵EG平分∠BEH,
∴∠BEG=∠HEG=∠BEH=
45°,
又∵EG∥AD,
∴∠BFD=∠BEG=45°;
(2)∵∠BFD=∠BAD+∠ABE,∠BAD=∠EBC,
∴∠BFD=∠EBC+∠ABE=∠ABC=45°,
∵∠C=47°,
∴∠BAC=180°?∠ABC?∠C=180°?45°?47°=88°.
23、(9分)
如图,已知AB=AC,AD=AE,∠BAC=∠DAE,且B、D、E三点共线,说明∠3=∠1+∠2,并给出理由.
解:∵∠BAC=∠DAE,
∴∠BAD+∠DAC=∠DAC+∠1,
∴∠BAD
=∠1,
在△ABD与△ACE中,
∵,
∴△ABD≌△ACE(SAS),
∴∠ABD
=∠2,
∴∠3=∠ABD+∠BAD=∠1+∠2.
24、(9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是∠ABC的平分线,AD与BE相交于F.已知∠C=36°,∠BAC=84°,求∠AFB的度数.
解:∵∠C=36°
∠BAC=84°,
∴∠ABC=180°?(36°+84°)=60°,
又∵BE平分∠ABC,
∴∠ABE=∠CBE==30°,
∵AD是BC边上的高,
∴∠ADB=90°,
∵∠AFB是△BFD的外角,
∴∠AFB=∠ADB+∠CBF=90°+30°=120°.
25、(12分)
如图,已知AB=AE,∠B=∠E,BC=ED,点F为CD的中点,试说明AF⊥CD.
解:连接AC,AD,
在△ABC与△AED中,
∵,
∴△ABC≌△AED(SAS),
∴AC=AD,
∵点F为CD的中点,
∴CF=DF,
在△ACF与△ADF中,
∵,
∴△ACF≌△ADF(SSS),
∴∠1=∠2,
又∵∠1+∠2=180°,
∴∠1=∠2=90°,
∴AF⊥CD.
26、(12分)
如图所示,BD、CE分别为∠ABC,∠ACB的角平分线,两线交于点O.
(1)若∠ABC=60°,∠ACB=40°,求∠BOC;
(2)若∠A=70°,求∠BPC;
(3)若∠A=α,直接写出用α表示的∠BOC
(4)∠A=60°,BE,CD,BC三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
解:(1)∵BO、CO分别为∠ABC,∠ACB的角平分线,∠ABC=60°,∠ACB=40°,
∴∠OBC=∠ABC=30°,∠OCB=∠ACB=20°,
∴∠BOC=180°?∠OBC?∠OCB=130°;
(2)∵∠A=70°,
∴∠ABC+∠ACB=110°,
∴∠OBC+∠OCB=55°,
∴∠BOC=180°?(∠OBC+∠OCB)=125°;
(3)∵∠A=α,
∴∠ABC+∠ACB=180°?α,
∴∠OBC+∠OCB=90°?,
∴∠BOC=180°?(∠OBC+∠OCB)=90°+;
(4)BC=BE+CD.理由如下:
在边BC上截取BF=BE
由(3)的结论得∠BOC=90°+=120°,
∴∠EOB=∠DOC=180°?∠BOC=60°
在△BEO与△BFO中,
∵,
∴△BEO≌△BFO(SAS),
∴∠EOB=∠FOB=60°,
∴∠BOC=120°,
∴∠FOC=60°,
∴∠DOC=∠FOC=60°,
在△DOC与△FOC中,
∵,
∴△DOC≌△FOC(ASA),
∴DC=FC,
∴BC=BF+FC=BE+CD.
第21题图
第26题图
第25题图
第23题图
第6题图
第21题图
第21题图
第20题图1
第25题图
第15题图
第8题图
第26题图
第25题图
第24题图
第22题图
第24题图
第23题图
第9题图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3题图
第26题图
第22题图
第14题图
第20题图2
第19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