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5.6课时 租船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5.6课时 租船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9 10: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6课时
租船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及第11页“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的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余数的“取”与“舍”问题,即要熟悉商的“进一法”和“去尾法”。
数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6×(
)<33
4×()<25(
)×7<678×(
)<50
2.小明买来13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果?
3.我们班一共有45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还多几人?
二、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
1.获取信息。
(1)提问:从情境图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到:我们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等信息。
(2)师:你们知道“限乘4人”是什么意思吗?生:“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坐1人、2人、3人、4人都可以,不能超过4人。
2.
提出问题。
(1)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想一想,22个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教师追问:你们知道“至少”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总结:“至少”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坐上船,而且船数要最少。
3.解决问题。
(1)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②指名学生口答,全班进行交流。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做的,用22个○表示22个人。把4个○圈在一起,就表示每4人坐一条船。
0000
0000
000c
O0
通过图可知,圈了5次,还剩下2人,也就是2人还要租1条船,所以至少要租6条船。
生2:我是这样想的,1
条船坐4
人,2
条船就坐
8人,3条船就坐
12人·…···5条船就坐20人,还剩2人,至少还要租1条船,所以一共要租6条船。……
只要学生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并全班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求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
(3)列式计算。
①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作答。
②指名板演,集体点评。让学生先进行纠错,最后根据学生订正后的结果统一结果,并进行板书: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注意强调作答的规范性,以及剩下的人至少需要租的1条船要加上。
4.小结。
师: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分组讨论。
(2)派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总结。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思考。如租船问题,如果只租5条船,只能让20个同学划船,有2人就没办法去划船。为了保证安全,每条船不能超载,限乘4人,所以至少要租6条船。至于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筋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租船规定。
5.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试一试”情境图。
(1)师:观察情境图,你们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学生边观察情境图边回答,相互补充。教师板书重要的信息:每条船每小时租金9元。
(2)出示问题: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最多”的含义,划3小时需要27元,剩下的3元不够划1小时,所以最多只能划3小时。
(3)列式计算。
1学生先独立思考,可在草稿纸上画一画,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得出算式:30÷9=3(小时)······3(元)
②教师提问: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小时?为什么前面我们在计算船的只数时用5+1=6(条),而这里不能划3+1=4(小时)呢?
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认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答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1)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观察情境图,说说题意,列式计算,并动手画一画。
3.学生试做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做完后,先让学生汇报交流第(1)(2)小题。然
后重点讲解第(3)小题。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租1辆大车,那么就有25-7=18(人)坐小车,18÷4=4(辆)…··2(人),所以4+1=5(辆)小车。如果租2辆大车,那么就有25-7×2=11(人)坐小车,11÷4=2(辆)····?3(人),所以需要2+1=3(辆)小车。
如果租3辆大车,那么就有25-7×3=4(人)坐小车,小车需要4÷4=1(辆)。
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案,引导学生发现第三种方案最适合,但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任何一种方案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在租船问题中运用了加1的方法,也就是“进一法”;而在计算时间时,我们是把多余的去掉,用“舍”的方法,即“去尾法”。可知,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要联系实际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