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八单元综合训练试题(中等难度)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八单元综合训练试题(中等难度)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8 22: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单元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题。(8分)
骑一头蟋蟀夜行
宋长征
①蟋蟀是卑微的歌者,城市是傲骄者的天堂,你很难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听见蟋蟀的歌唱。只有在乡村,蟋蟀才肯抽出纤细的弓弦。背景是空旷的田野,清澈的月光是上帝设置的灯光,树叶是幕后的天使合唱团,拉开夜之帷幕,熟悉的乡村小夜曲开始奏响。
②我太熟悉这样轻柔的旋律,谷物的香甜在村庄弥漫,婴孩在睡梦中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只狗尚未因为白昼的追逐而疲倦,深深陷入这美妙的旋律。也许,这样的夜色只有一次,即便只有一次也因为秋虫的歌唱而缱绻。也许,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千年,只是我们在今日的月光下才静下心来,听蟋蟀弹奏月光的琴弦。
③促织鸣,懒妇惊,说的是一种乡村状态。如果到了蟋蟀歌唱的时节,一个村庄里的妇人还未给丈夫和孩子预备御寒的衣物,那么她会心生慌乱,赶紧趁着明亮的月光,纺纱织布,缝补衣物。这是民谚的一种温暖,以虫为名,提醒季节的变迁。周作人在《知堂随笔》中说:“因了秋虫的鸣声引起来的感想,第一就是秋天来了,仿佛是一种警告。”
④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每逢入秋,就觉得时间一下子短了起来,白日里尚未做多少事情,夕阳就挂在了树梢。接下来是冷风吹,接下来是秋雨绵绵,接下来是雪花飘,好像一年的时光就这么恍惚一下过完,让人不免悲叹。
⑤不知何时起人们发明了斗蟋蟀。宋理宗时,丞相贾似道十分喜爱斗蟋蟀,将其位于杭州西湖葛岭的住所命名为“斗闲堂”,并撰写了《促织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旷古未闻的发明,一个丞相不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处理内忧外患,却以虫之名进行了另外一个行业的探索,到最后只留下“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笑料。
⑥《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说的是人世寒凉。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的任务摊派到了一个叫成名的人身上,成名不过是一个被官吏陷害的里正,面对征促织的任务,既不敢敛户口,又无力抵偿,形势所逼,只能自行捕捉。无所得,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故事以儿子化身为促织,成名入宫献促织得厚赏而结束,得到了喜剧形式的大圆满。而我却很久不能从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走出来。
⑦最近有消息说:“每年7月中旬至8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汇集在泰安泗店镇收购蟋蟀,木工、泥瓦工甚至周边的上班族,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到田间地头抓蟋蟀,外出务工的泗店人也会以各种理由丢下工作回乡抓蟋蟀。村民介绍说常年抓蟋蟀的抓上一个月至少收入在一万五以上。”这是一则如假包换的信息。当蟋蟀成了一种产业,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于是,我在百度输入“斗蟋蟀赌博”,类似“上海破获斗蟋蟀赌博,单场输赢高达5万元”“男子因斗蟋蟀赌博被赌友捅死”的条文达两万多条。
⑧我小时候就喜欢蟋蟀的歌唱。坐在门前的石墩上,听缥缈的夜色中传来轻柔的鸣唱,小心翼翼走到叫声所在的地方,忽而又听见它的声音在别处响起。再次走近,它却又在另一个地方逍遥起来。由此,我断定蟋蟀是用灵魂在歌唱,小小的身体能发出一种飘忽的声音,游走在乡村的夜色里。
⑨我到底是没有亲眼见过斗蟋蟀,我也不愿看见同类厮杀的场景。我所看见的蟋蟀,抛却被作为玩物的身份,应该是天籁中的音符之一,流淌的月光下,从《诗经·蟋蟀》中弹跳而出,落在安静的书桌上。“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在苦行与享乐之间应该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要有作为人的起码忧患意识。
⑩那么,我情愿骑一头蟋蟀夜行,走过多情的人间。
(选自《山东文学》2016年第4期,有删改)
1.(分析环境特点和作用)小说开头一段的画线语句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与作用的能力。根据“背景是空旷的田野,清澈的月光是上帝设置的灯光,树叶是幕后的天使合唱团,拉开夜之帷幕,熟悉的乡村小夜曲开始奏响”等描写,可概括出环境静谧、和谐的特点。该景物描写在小说的开头,其作用往往是以下几种情况:给全篇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我们可依据上述内容,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 特点:静谧、和谐。(2分)作用:①采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蟋蟀歌唱时的美妙形态;②运用烘托映衬的写作手法,用田野、月光、树叶等阔大背景突出蟋蟀歌唱的自豪骄傲;③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营造宁静又热闹的独特的乡村氛围。(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2.(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概括第⑧段运用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景物描写的手法。这段主要写蟋蟀,抓住描写蟋蟀的句子分析即可。写蟋蟀“歌唱”“身音游走”“用灵魂在歌唱”,把蟋蟀拟人化;写“我”深夜听蟋蟀的歌唱,运用细节描写,衬托出蟋蟀叫声的响亮、洒脱。
【答案】 ①拟人手法,写蟋蟀“歌唱”“身音游走”,写出了蟋蟀的飘忽,表现出蟋蟀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②细节描写,写自己深夜听蟋蟀的歌唱,表现出的寂静,衬托出蟋蟀叫声的响亮、洒脱。(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完成(1)~(2)题。(11分)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常 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乡,乌孙②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塞 下 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 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1)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6分)
答:  


(2)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1)常诗写了边塞无征战(和平、安宁、无战事)的景象,(1分)抒发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或赞美化干戈为玉帛)之情;(2分)苏诗写了将士寒夜戍边的场景,(1分)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2分)
(2)(示例一)动静结合。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起,此为动。二相结合,再现边地旷远,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悬,突显塞外风光的壮阔。寒夜西风吹,战袍猎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
(示例三)视听结合。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一视一听,形象再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特点2分,简析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情境性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9、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0、《阿房宫赋》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借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1、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2、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