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把握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提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可别忽略!
提示:可以从人物行为举止、故事情节、课文语言等方面来说
提示:可以从人物、教室气氛、细节描写等方面来考虑
人物
韩麦尔
小弗郎士
教室气氛
细节描写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情
上课前后的变化
(想逃学—热爱法语)
少了往日的吵闹
多了许多旁的人
将字帖比作小国旗
他们该不会强迫鸽子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样的悲剧无独有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东三省,他们也是不遗余力的大肆推行日语教学,接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又践踏了我国南京,30万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但是这些并没有压跨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本节课你最棒的表现是什么?
本节课你在哪些地方做的有缺陷,还需要怎么努力?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我们美丽的汉语吧!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吧!努力学习,长大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耻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最后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本文是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名篇,是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课标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注重熏陶感染作用,同时课标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纳入课程目标中,又结合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首先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考虑到该课文学生已经学过一次 ,所以我只设计了一条即: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第一环节首先出示一段动画,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感受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环节共分三步 ,第一步先让学生复述课文,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因此给学生一个提示,即注意小说的三要素。课程目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而第二步让学生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及理由。
第三步小结课文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分析了文中人物形象及细节描写的作用。这一步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同时,为让学生更好的领会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接着又设计了一个朗读环节,先倾听再朗读。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针对目标2设计的,为让学生感情进一步升华,出示南京大屠杀的视频材料,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整个教学过程以“情”贯穿始终,却没有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解。我认为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并不是说每节课都必须体现出来,学习的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本节课就主要体现了自主的学习方式,而合作探究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