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 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恢复:________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________________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意义:这是中国________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 2 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①20世纪50—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中国,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
②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知识点 3 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表现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______________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____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____关系,秉持_______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3)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一些________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特点:全方位、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4.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_____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基础
1.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的国旗第一次在纽约上空飘扬。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更勇敢。”田中角荣“比尼克松更勇敢”是指( )
A.日本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交
B.田中角荣在尼克松之前访问中国
C.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联合抗苏
D.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交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以下关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能力
1.1971年10月,美国媒体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甚至还刊登了中国代表团成员穿着中山装的照片,评价中国代表团中某人是“美男子”等,美国各界寄给中国代表团的友好信件也很多。材料中“中国代表团”到美国的主要任务是( )
A.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B.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与美国进行建交谈判
D.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2.从下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美双边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其原因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额(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额(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78年 865 324
A.中国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3.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我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4.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中国( )
A.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展开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活动
D.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极大增强,这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完善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联合国成立以后,国际法、国际公约纷纷建立,亚非拉各国逐渐独立,政治经济秩序在这一时期进一步优化,各国在外交上一律平等成为共识,这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运筹对外工作全局,并身体力行遍访五大洲不同类型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合作组织……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更加丰富完整,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外交布局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素养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阅读素养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下面的年代尺,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感悟。
【基础知识小练】
知识点1 1.1971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
2.外交
知识点2 1.封锁禁运 尼克松 联合公报 1979
台湾
2.田中角荣
知识点3 1.独立自主的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睦邻友好 政治经济 全球伙伴 共商共建共享
多边外交 全球性
3.多层次 立体化
4.坚定力量
【基础达标小练】
1.B
2.D [解析] 田中角荣“比尼克松更勇敢”是指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选D。
3.B
【综合能力提升】
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971年10月”“中国代表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B项是1971年10月中国代表团有可能担负的任务,故选B项。
2.D [解析]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发展的相关知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美双边进出口额自1972年后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D。
3.D 4.C
5.(1)中国国力的恢复和增强;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环境的改善。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科素养提升】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体现;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弱国无外交;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