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年级 语文 科 出师表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2 年 2 月 10日
学习内容 :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收获) 4.解释以下词语。先帝不以臣卑鄙( )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 )陛下悉 ( ) 以咨( )之以光( )先帝遗德斟酌( )损( )益( )5.翻译以下句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 二、小组学习:(我参与,我提升)1读完全文你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 )2.文中 “先帝”指 ,“陛下指” 。
“创业未半”的“业”指的是:3.作者先分析了当时国内外不利的客观形势,“ ”说明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也存在有利的主观条件“ ” 。 讨论:作者分析形势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 ( ) ( )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4.哪一句表现了诸葛亮生活淡泊,无意功名利禄的过人志趣和高远品格?答:5. 哪一句表现刘备重视人才,气度恢弘,不耻下问?答:6. 呼应“卑鄙”的是哪一句?答:(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5)取( ) 川,排( ) 阵, ( )擒( )纵,( )丈原中,四十九盏心灯,一心只望酬三顾;定( )蜀,定( )蛮,( )和( )伐,( )军帐内,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施火计。(上联中填数字,下联中填方位词)(6.)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6. 反馈练习(1)3、解释与课文相关的成语。 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亲贤远佞 三顾茅庐 咨诹善道 不知所云 (2)解释下列各组虚词。 忘身于外者 (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 策之不以其道( )悉以咨之( ) 不以千里称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不以物喜( )以塞忠谏之路也。( ) 固以怪之矣( )(3)解释多义实词。中道崩殂( ) 得道多助( )咨诹善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 策之不以其道(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帝感其诚(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学习目标:正确朗读并能翻译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和重要语句。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和重要语句。
一:自主学习:(我相信,我能行)[自学指导]:请用10分钟的时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读课文两遍。要求:(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诸葛亮及这篇表文的写作背景。(2)、标好段序、用“ ”勾住文中不懂的句子。 (3)、生字用“△”标示并通过文下注解、查阅工具书、请教同伴解决。[自学检测]:1.了解作者及背景。诸葛亮(181---234),字----------,号-------,-------时期杰出的--------家,--------家,建安十二年刘备--------------(填一成语),诸葛亮才出山辅佐刘备。公元223年刘备死后,他受遗照辅佐刘禅,力图振兴蜀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于是东连------,-南收-------北与------交战公元227年率诸军北驻汉中,准备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他给刘禅写了这片奏章。2,了解表的相关知识。“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出师表》是-----写给-------的奏章。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崩殂( ) 恢弘( ) 费祎( ) 倾颓( ) 猥( )自枉屈行( )阵和睦 妄自菲( ) 薄 裨( )补阙漏 夙 ( ) 夜忧叹陟( )罚臧( )否 ( ) 以遗( )陛下 以彰其咎( )庶( ) 竭驽( )钝 ( ) 咨诹( )善道7.临崩寄臣以大事”指的是什么事?答8. 这次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四个四字语)?答:9.表达出师决心的句子是( )为此立下军令状:( )10 ,他对所推荐的贤臣的要求是( )要有( )也向后主提出了要求:(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作者《后出师表》中的名言,本段有一个四字语与此成语意思相同,这个四字语是:12.“报先帝”呼应上文的哪两件事?答:三、展示反馈:(我学习 ,我运用) 1.表,最主要的特点是“动之以情”,贯穿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 )就表达方式而言这篇奏章,以( )为主,融以( ) ( )。你能在文中具体指出吗?2.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结合相关故事) 3请以“出师”为中心,理全文思路,并加以概括:首先,其次,最后,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尼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5.我知道我积累: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