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三单元填空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1背景:①1977年2月提出的_______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
2会议内容: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会议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_________的历史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
1.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对“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的各种罪名,恢复______的名誉,使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_胜利完成。
第8课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________,自负盈亏(方式)。
影响:激发了农民的_____热情,带来了农村_______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1._____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2.改革的内容:
①所有制上: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经济为主体的_____所有制经济。②政企关系上:对国企实行_____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_______,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方式上:实行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改革的影响: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过程:
①______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_____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发展和_________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最早经济特区的设立:_____年;广东、福建两省。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义: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地方,实行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深圳地位: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_____”。
5.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______,扩大__________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领域的扩大
1.过程①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城市;②1985年,中国又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1988年,______经济特区建立;④1990年,__________开发区成立;⑤1992年,开放_____、______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昆明、_________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二)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间是______年。
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__________社会主义。
3.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坚持_________)。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_才是硬道理。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____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__________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意义]:此后,我国加快了发展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七)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意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共十六大(2002年)把江泽民的“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中共十七大(2007年)把胡锦涛的___________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四、中共十八大(2012年)[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中共十九大(时间:2017年)
1.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一)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_复兴。
(二)基本内涵:国家____、民族____人民_____。
(三)实现途径:走___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四)“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内容:全面建成_______、全面____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影响: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二)应对举措
1.创新________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_____结构,积极推进_____创新,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______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