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9 14: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2、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自打‘文化大革命’以来,报纸一登就全是革命,全是斗争……而《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养猪的文章,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3、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D.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4、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 ③①④②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5、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 D.都重视经济建设
6、“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美国的无私援助
C.资源丰富 D.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
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造成严重束缚的是( )
A.八字方针 B.“四人帮”
C.“两个凡是”方针 D.“九一三事件”
8、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
A.十一届三届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D.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11、习近平在多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①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平反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13、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的精神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或事件的歌谣(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额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D.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二、非选择题
1、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是共产党人 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 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有西方的民主 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 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
118 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
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材料三 中、印、俄、美、日、世界平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材料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谁的领导下开辟的?(1分)
(2)请对材料二内容进行概括,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3分)
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答案】C
2、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自打‘文化大革命’以来,报纸一登就全是革命,全是斗争……而《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养猪的文章,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答案】C
3、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D.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答案】C
4、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 ③①④②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答案】C
5、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 D.都重视经济建设
【答案】D
6、“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美国的无私援助
C.资源丰富 D.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
【答案】A
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造成严重束缚的是( )
A.八字方针 B.“四人帮”
C.“两个凡是”方针 D.“九一三事件”
【答案】C
8、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
A.十一届三届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9、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D.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答案】B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答案】C
11、习近平在多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①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12、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平反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答案】B
13、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的精神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或事件的歌谣(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15、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16、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额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D.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是共产党人 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 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有西方的民主 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 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
118 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
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案】 (1)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孙中山等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 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 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答案】原因: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材料三 中、印、俄、美、日、世界平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材料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谁的领导下开辟的?(1分)
(2)请对材料二内容进行概括,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3分)
【答案】(1)邓小平。
(2)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3)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