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17 11:51:49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世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分数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导致人种差导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2.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关于人类起源和人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中的猿 B.目前多数人认同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共同始祖
C.目前世界上只有黄、黑、白三大人种
D.人种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长期进化的结果
4.史前时期一般是指
A.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B.封建社会
C.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D.原始社会
5.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区分布在
①尼罗河流域②幼发拉底河流域③底格里斯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⑤黄河流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③④⑤
6.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标志的是
①金字塔 ②空中花园 ③狮身人面像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 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善于军事远征
8. 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诗中的“寺”指
A.佛教建筑 B.道教建筑 C.基督教建筑 D.伊斯兰教建筑
10. 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
A.埃及 B.巴比伦 C. 斯巴达 D.雅典
11.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一世 D.图特摩斯
12.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长期与哪个国家进行了争夺战
A.迦太基 B.波斯 C.希腊 D.斯巴达
13. 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14.戴维每周日都去教堂做礼拜,聆听《圣经》,向上帝忏悔。他所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5.关于日本大化改新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经济实力有所提高 B.完善了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国家的发展方向
C.脱离了部落社会,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日本从此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
16.每年因去麦加朝圣,会出现惨烈的踩踏事故。但还有许多虔诚的信徒,不惜一切代价前往。他们信奉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②穆罕默德病逝③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是
A.神权 B.王权 C.兵权 D.财权
19.下列科技成果,不属于古代印度的是
A.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 B.发明了现在通用的计数法
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发明了象形文字
20. 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教会 B.贵族 C.骑士 D.国王
21.2002年3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中国泉州竣工剪彩。该钟楼是为了纪念700多年前的来华旅行家马可·波罗而建造的。这位旅行家是
A.希腊人 B.意大利人 C.日本人 D.朝鲜人
22.《天方夜谭》是哪国的一部民间故事集
A.阿拉伯 B.中国 C.印度 D.希腊
23.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排尼基字母文字
24.下列哪部作品既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西方一部最早的史书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荷马史诗》 C.《俄狄普斯王》 D.《特洛伊妇女》
25. 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二、填空题(15)
1、种姓制度将古印度成员划分为 、 、
四个等级。
2、欧洲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早期文明是 ,先后以
、 为中心
3、 年, 建立罗马帝国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建立起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其宫相 实行改革,建立的 为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勾股定理的提出者 ,
杠杆原理的发现者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二、材料题(35分)
1.材料一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度诚忏悔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 宇宙间唯一的真神是“真主”安拉,除此之外,别无真神,大家都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是世界三种宗教,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9分)
材料 创立时间 创立人 经典著作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游客们希望参观与材料三所述宗教有关的建筑,你会带着你的旅游团去参观什么?(2)
2、“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1)上述材料出自哪部法典?(2分)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1分)
(2)这部法典维护了谁的利益?(2分)
(3)该法典有何重要价值?(3分)
3、、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能八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帝国同北欧、印度与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了帝国。 ——《世界中世纪史》
请回答: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2分)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个朝代?(2分)当时中国怎样称呼该帝国?(1分)
该帝国与中国交往的贸易通道被称呼为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望你们渡大海如履平地,居船上如坐床,四船联翩,不日平安归航!
——7世纪的日本天皇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文明发达的,值提珍视的国家)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请回答:
材料中国他们“不日平安归航”后,推动了什么运动的开展?(2分)
请说出这次改革开始于哪一年,当时的统治者是谁?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候的制度?(4)
这次改革有何重大意义?(3分)(共38张PPT)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1、史前时期的人类。
2、亚非文明古国。
3、欧洲文明的起源。
4、中古亚欧文明。
5、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6 、世界三大宗教。
7、古代科技和文化。
人类进化进程:
古猿
(南方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直立行走,不会制造工具
完全形成的人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
旧石器时代
早期猿人:爪哇人
晚期猿人
新石器时代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三大人种
人类产生之后,人类以生产劳动为
基础,慢慢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
的最初阶段是原始社会,而原始社会人
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氏族。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女性居主导
血缘关系和
财产继承按
母系计算.
男性居主导
血缘关系和
财产继承按
父系计算.
生产力进步
世界古代史
你能说出图中有哪四大文明古国吗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于约公元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出自此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右图向我们形象揭示印度社会的什么现象?( )
A、千手观音
B、氏族制度
C、佛教创立
D、种姓制度
D
文明诞生
时间 发源地 文明标志
古埃及
BC3100年 尼罗河
流域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
BC3000年 两河流域 《汉谟拉 比法典》
空中花园
古印度 BC2300年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佛教
种姓制度
古中国 BC21世纪
前期 黄河长江 流域 甲骨文
分封制
国名
项目
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
起源时间:公元前2000年。
发源地:爱琴海及周边地区。
希腊文明源头:爱琴文明
(中心: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
鼎盛时期:BC8世纪—BC4世纪:城邦兴盛。
衰败:BC4世纪被北方马其顿王国征服。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
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时间:公元前2世纪。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

马 发源于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流域,后扩展至欧亚非三洲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开始大举扩张。
3、公元前2世纪经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海”。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帝国时代。
5、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6、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7、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8、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的上古文明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
出现
时间 民主
机构 实质
雅典民
主政治 BC六
世纪初 公民大会 奴隶主贵族专政基础上的民主共和。
罗马共
和制政治 BC509 元老院
地区 国家 概况
东亚 日本 七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日本大化改新
中古时代的欧洲
类别 备注
封建等级制 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此后,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天主教会 8世纪中期,基督教会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西欧城市 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出现复兴,法国的琅城起义要求获得城市自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法国的巴黎、马赛建立了自治的公社,英国的伦敦也发展迅速。
特点:上一层对下层采邑分封和保护, 下一层对上层效忠供奉和服役。
地跨欧亚非大帝国表
国名 兴亡时间 结局 都城 社会形态
波斯帝国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奴隶制社会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瓦解 巴比伦 奴隶制社会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分裂) 瓦解 罗马 奴隶制社会
拜占廷帝国 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奴隶、封建社会
阿拉伯帝国 7世纪—公元1258年 被蒙古骑兵灭亡 巴格达 封建社会
奥斯曼帝国 公元1299—公元1922年 瓦解 伊斯坦布尔 封建社会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战争与民族交往
希波战争:
①原因: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入侵希腊
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服了希腊各邦。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10年后,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东抵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皇帝元世祖让他在元朝做官17年,他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开辟新航路产生巨大影响。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着重大贡献。
(1)印度人最早创造了从0-9的十个数字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后加以改造并传播,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2)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3)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也有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4)阿拉伯的天文、医学、也传到了中国
文化传播
文明交往与文化传播的两种方式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军事扩张,
造纸术,火药、火器的西传,希波战争等。
马可·波罗东来,郑和下西洋,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大量谴唐使来华,
大化改新等等。
战争暴力:
文明友好:
内容/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创始人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创始地 印度 巴勒斯坦一带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教义 众生平等
消除欲望
忍耐顺从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经典:圣经 安拉是宇宙最高主宰
经典:古兰经
世界三大宗教
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创制楔形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
文学与戏剧
杰出的科学家
著名建筑
文字
《荷马史诗》
《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中古欧洲社会三大特征
政治制度: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等级严
密的封建等级制度。
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独尊,天主教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社会笼
罩在宗教氛围中。
经济:11世纪开始出现工商业繁荣,城市
复兴;(为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3、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联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B
A
C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
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国土
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5.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用途是
A.教堂 B.佛塔
C.神庙 D.陵墓


6.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大明律》

7. "两河流域"所指的两条河是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印度河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造孽、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阿弥陀佛……"等词语的产生,与下列哪种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9.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巴格达国家博物馆里不少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果的文物遭到抢劫,这里的文物主要是
A.希腊的 B.巴比伦的
C.罗马的 D.印度的

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件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把这三件东西传到西方的是
A.印度人 B. 波斯人
C. 阿拉伯人 D.埃及人

12.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 舍 D.首陀罗

13.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

14.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里 C.腓力二世 D.大流士

15.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地理因素是
A.河流   B.山川   C.海洋  D.森林

16、“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他”是指( )
A雅典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古巴比伦王国
A
17.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罗马展开长期争夺战的国家是
A.迦太基 B.希腊 C.波斯 D.马其顿

18.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
A.社会矛盾激化
B.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
C.恺撒夺取政权
D.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19.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大秦就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英吉利王朝

20. 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是仿照哪一种制度进行的?
A.中国明朝制度 B.中国隋唐制度
C.雅典民主政治 D.罗马制度

21. "安拉"的使者指的是
A.释加牟尼 B.耶酥 C.穆罕默德 D.孔子

22.下列哪个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23.下面哪个实权人物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查理 丕平 B.查理 马特
C.亚历山大 D.伯利克里

24.十一、二世纪,法国的各城市争取自治权的典型是
A.巴黎人民起义
B.琅城市民起义
C.马赛人民起义
D.里昂工人起义

25.在历史上,拜占廷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26.在以下国家中,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 ①古代埃及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罗马帝国④拜占廷帝国 ⑤阿拉伯帝国 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27、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 )
A希腊民主制度    B中国隋唐制度
C罗马共和制度    D西欧等级制度
28、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它的最初创造者是古代(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巴比伦人
29、基督教会确立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 ( )
A、寒食节 B、宰牲节 C、愚人节 D、圣诞节
30、《古兰经》是哪一宗教的经典(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B
C
D
C
再 见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该亚的故事)
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时间:646年。意义: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1、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尖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2、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佛教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3、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教义: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有“原罪”,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升入天堂。
4、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5、公元4世纪末,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欧洲各地。
6、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教义:号召人们信仰 “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7、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的神权国家。
8、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
1、古代埃及人创造出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许多学科的学科体系。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一些寓言故事。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4、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谭》,它是一部民间故事集。
5、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如: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奥玛雅大寺。
6、哥特式建筑是12~13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代表: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