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17 11: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中考命题趋向
在历年中考中,本单元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
①从考察题型来看,一般为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
②从考察内容来看,考察的重点为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等。
③从命题技巧上来看除注重考察基础知识与能力外,还考察
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命题趋向:随着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日之间
关系非常重要,但是也应注意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
因此2011年中考对中日关系结合时政热点考查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是材料解析题。
认识自己知多少
学以致用看效果
整合知识提能力
今日盘点看收获
本主题的主要考点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体会全民族抗战;
4、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主题基本线索:
九一八事变: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西安事变:时间、领导人、经过、结果、影响
七七事变: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九一八事变
时间:
经过:
国民政府的态度: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柳条湖事件
“不抵抗”的政策
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知识拓展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1)、“攘外必先安内”论:蒋介石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视为“皮肤小病”,而把中国共产党看作室“心腹大患”。
(2)、“三日亡国”论;认为中国没有现代化得作战条件。
(3)、”依赖国联公理处断“论:蒋介石还想依靠国联,依赖美国制裁日本。
西安事变
时间: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两位将军逮捕蒋介石,逼蒋抗日。
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知识拓展
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国内各阶层、阶级对日本采取的或可能采取的态度,特别是事变发生后亲日派的阴谋。
七七事变
时间: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炮轰卢沟桥。
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卢沟桥展开激战。
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1、对比:九一八事变后与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态度的转变,请思考出现这种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知识拓展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南京大屠杀
事件经过: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以后,对南京和平军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
中日关系思考:
(1)请列举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2)请举例说明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3)日本右翼势力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4)要改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拓展
国共合作抗日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台儿庄战役
时间: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1938年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共歼敌1万多人,缴枪1万多支,这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
时间: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1940年8月至12月
彭德怀
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摧毁了大量的敌碉堡和据点。
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中国军民的什么精神?
知识拓展
(1)中国人民打败任何外来侵略者的勇气和能力; (2)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确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展现了中国军民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七大
时间及地点:
内容:
影响:
1945年4月至6月 延安
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3、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知道思想;
4、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委员会。
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出现了空前的团结,②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③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请结合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谈谈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作用?请举例说说党在转折时期的重要作用?
每当国家和民族出现危难和转折的时候,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的转折,真正体现了党领导核心的作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遵义会议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抗日战争的胜利(P102-103)
时间:
胜利的原因:
胜利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抗日战争结束)
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过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助之下;
(3)、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 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们武装,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知识拓展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而中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民族团结与统一,是一个民族复兴或振兴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
抗 日 战 争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侵华、中国局部抗战)
1936、12、12 西安事变
(内战结束、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1937、7、7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 )
1945年 中共七大
国共合作抗日:
(国:台儿庄战役 共:百团大战 )
1945、8、15 日本投降 9、2 签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
知识拓展
假如你是中考历史命题专家组的成员,你将如何将本主题的哪些重要知识点结合到当今的热点问题中进行出题?
1、中日关系及思考
2、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3、国共之间的合作
4、民族的团结与合作
走进二外,
走向世界!
练习题:请同学选择下列任意一个字答题!每个字均代表一道关于本主题的联系题!
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
③辽沈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一八事变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以及该政策所产生了什么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节选)阅读系列材料: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请回答:根据材料,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
A、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课后学习测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的相同方面是( )
(1)沉重地打击了日寇
(2)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4)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1)(2)
B、(2)(3)
C、(3)(4)
D、(1)(4)
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应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制造血腥大屠杀
D、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