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9 10: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春江花月夜》 、 《代答闺梦还》两首。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
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乐府诗《春江花月夜》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风第一花” 。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古今评说】
基础知识
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
滟滟



纤尘
皎皎
青枫浦
扁舟子
徘徊
捣衣砧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
潇湘
yàn
diàn
xiàn
tīng
xiān
jiǎo

piān
zhēn
Pái huái
xiá
jié
xiāoxiāng
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
春、江、花、月、夜
思考: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1、前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2、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景物美
意境:优美邈远 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 兴奋 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哲理美
二、名句赏析——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其基调应是哀而不伤、郁而不堕的。
三、请找出承接上文与启发下文的文字。
月下沉思图
   写江月待人,实际上是写月下的人在等待。也许是漂泊的诗人自己在等待见到家中的亲人,也许是家中的亲人在等待远出的诗人赶快回家。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抒情的角度——相思
第三部分: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以物喻情)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
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与“谁家今夜扁舟子”白云与扁舟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不胜”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漂浮不定
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离人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 ,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
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纹。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与迷惘。

赏析“徘徊”、卷、拂一词的表达作用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游子思归图”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更斜向西边,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几乎是不可能了。
诗人用哪些意象来烘托游子相思之情?
春梦,落花,流水,斜月四种伤情意象来烘托.
春江——流春(春半) 花林——落花 明月——斜月(落月)
前后意象的变化:
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游子思妇,地北天南,空间距离远。
  归心似箭——不知道今夜有几人趁着月华回家了!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
升起

——
高照
——
西斜
——
坠落
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为什么?
月之色----春江花月(景)
月之问----宇宙人生(理)
完 美 融 合
月之情----思妇游子(情)
“月”是全诗的纽带,统摄全诗
景物描写的主体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哲理思考的凭借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
全诗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三大层次。
小结
(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三)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
(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回顾全诗结构
(1——8句)
(9——16)
(17——36)





月下之景
月下之理
月下之情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托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虽然带着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