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课题《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卖水果的情境中能把握歌曲的风格并准确地演唱。
2、在聆听、对比、模唱、学唱的过程中简单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
3、学生能在聆听音乐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XX?X节奏,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轻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难点:唱出?4/4拍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连续并用”时的强弱感觉,以及间奏“恰恰恰”处声音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本
学生准备: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 2015年 月 日
学情分析 1、识谱能力分析:农村孩子基础比较薄弱,视唱乐谱能力比较弱,无法在在短时间内唱会乐谱。
2、知识储备分析:①?学生学过弱起小节和切分音知识,但从未演唱过这类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连续并用的歌曲.在演唱弱起小节和连续的切分节奏情感的融合方面,学生确实有困难。②学生从未接触过以叫卖为题材的歌曲,也从未欣赏过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
3、歌曲演唱能力分析: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运用轻声高位置方法演唱,只有少数学生的声音会。
教学过
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组织,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扮演卖水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叫卖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仔细看,老师在做什么?
师:卖水果咯,卖水果咯,有番石榴,有菠萝,有芒果,有香蕉,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赶快来买呀。
生:老师在卖水果。
师:能学学老师的叫卖声吗?生:学
师:那都卖了些什么水果,能不能学学,有——番石榴,有菠萝,有芒果,有香蕉。
师:全班一起来学学。生:学
师:在刚才老师的叫卖声中,老师运用了一中叫“切分”的节奏型x?x?x,请同学们举起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条节奏。那么切分节奏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来对比一下。
师用没有切分节奏和有切分节奏的叫卖声让孩子进行对比,得出切分节奏更有动力感。
师:光有动感的叫卖声还不够,为了招揽更多的客人,老师想来点音乐。
三、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1、聆听感受,A段音乐
师: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音乐在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播放A段旋律)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节奏,你有什么发现?
(四个乐句的节奏形态完全相同)
师:这段音乐可能和我们平时听的音乐有点不一样,哪里最有特点呢?
生:有xx x的节奏。
师:这个xx x 的节奏在每一句的开始还是末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音乐特性,在反复聆听、体验中让学生掌握歌曲,在不断加入要求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本领。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吗?我在那个轻快的声音xx x的地方做了什么动作?(拍手)
师:那除了拍手,你还能用其他肢体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的风格。
师:除了肢体的表现咱们还可以加上声音。仔细听,我在这地方加上了什么声音?
(教师口读恰恰恰)
师:这一次你们也随着音乐来加上这个轻快的恰恰恰吧。
2、聆听分析,B段音乐
师:现在老师在这段音乐的后面,又加了一段音乐,你们来感受一下后面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什么样子的?
听音乐,分析第二乐段伴奏音乐的情绪、节奏、旋律并参与体验。(出示乐谱,方便对比)
思考:第二乐段音乐的情绪、节奏、旋律是怎样的?两乐句的结尾音高是否相同?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音乐情绪热烈、欢快,具有跳跃感;两个乐句的节奏形态相同,旋律也基本类同,只是结尾两个音稍作变化。
在这段乐曲里出现最多的节奏是切分节奏:x?x?x,中间红色的这个音称为切分音,
学生活动:拍击一组切分节奏:x?x?x
学生活动:用肢体语言参与第二乐段伴奏音乐。
4、整体感受歌曲,参与体验。
学生活动:用“恰恰恰”声音和肢体语言完整表现音乐。
四、学唱歌曲,表现音乐
1、教师范唱,感受歌词。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老师也不禁唱起歌来。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印尼的叫卖歌曲,曲名叫《木瓜恰恰恰》,你们也来读读。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歌曲又唱到了哪些水果呢?请同学在老师的歌声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用木瓜做道具,既真实具体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可分为几部分?歌曲中又唱到哪些水果?
生:歌曲可分为三部分……
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看看他都回答对了没,有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榴莲,苹果和橘子。
2、再次聆听,熟悉歌曲。
师:这么多水果老师主要介绍了哪种水果?(木瓜)请大家再次听听音乐看歌曲中是怎么叫卖这好看又美味的木瓜?(木瓜的特点是皮儿薄,个儿大,味儿鲜,而且价钱便宜。)
这么好的木瓜你知道木瓜的主要产地在哪儿吗?
师:这木瓜的主要产地就在印尼,下面老师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印尼,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印尼的全称是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所以啊又人们称为“千岛之国”。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的活跃,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火山之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巴厘岛”,那里呀,风景如画,四季如春,被人们称为“天堂岛”,“神仙岛”。 那里的服饰优美,工艺精美,同时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总结:说到水果,咱们今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卖水果,看谁能用你的歌声吸引更多客人。
现在咱们就来合作一下,你们唱恰恰恰红色字的部分,黑色部分由老师来唱。
3、师生互动,学习歌曲
师:刚才咱们合作得听默契的,现在咱们就一起来学学歌曲的第一部分。
(1)用“du”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思考:这是什么拍子的歌曲?出现什么小节?起音是在强拍还是在弱拍上?
???发现:4/4拍、弱起小节
(2)加入歌词演唱
???容易出现的问题:音量大、力度强
???解决办法:卖水果的心情是高兴的,用轻巧的声音唱,客人也会很乐意来买你的水果。
(3)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挥拍用“bang”音模唱第二乐段旋律并提示注意其节奏。
阶段目标:挥拍模唱先导,唱谱表现强弱感觉。
要求:侧重抓节奏模唱和切分节奏的强弱感觉
提问:请听辨两乐句歌谱,观察连续出现什么节奏型?这种节奏型强调第几个音??
练习:拍击连续切分节奏,再用“bang”音唱出强调第二音的强弱感觉!
教师活动:示范引导(边挥拍边唱)。
学生活动:随琴“bang”音模唱第二乐段旋律,并挥出连续切分节奏的活泼弹跳感。
(4)学习第二乐段歌词
?①教师范唱(介绍水果)
容易出现的问题:音高上不去,不够热情
解决办法:用你的热情来大声吆喝,吸引更多的客人。
(5)学习再现乐段歌词
学生自学歌词
问题1:“皮儿”节奏不准
对策:“皮儿”是儿化音,又是一音多字,所以演唱时速度要快,“儿”字要一带而过。
导语: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的琴完整演唱歌曲,记住要用你们欢快、热情的歌声吸引来更多的客人哦!?
师:同学们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了,现在咱们来分角色演唱歌曲,女同学唱歌词,男同学唱“恰恰恰”的部分,到后面部分一起唱。
4、学生合作,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合作得真不错。看,现在水果市场可热闹了,为了吸引顾客咱们还可以加上打击乐器,舞蹈动作等等。请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分小组设计表演方案。
(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了解活动情况。
(2). 全班一起表演
(3).挑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表演。
五、拓展延伸,创编歌词。
师:卖水果可不能只推销一种,还有其他水果等着大家来推销。现在老师给大家推销下苹果。苹果皮儿红,又大又香甜,劳动后吃一个就足够,卖得又是么便宜呀,一斤苹果只要一块三。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喜欢叫卖歌曲。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的木瓜都卖光了,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备 注
板书设计 木瓜恰恰恰
X X X
水果图片(番石榴 菠萝 芒果 香蕉 榴莲 苹果)
布置作业 将今天所学的歌曲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唱唱。
教 学
反
思 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跳跃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聆听,对比、读节奏,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导入时我以学生的叫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感受叫卖的情景,同时为学习本课的歌曲买下伏笔,并让孩子初步感受切分的节奏。
???????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曲是听会的,随着衬词拍节奏等,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聆听歌曲的遍数,歌曲就是在数次听辩中不知不觉学会的,减轻了学生学习新歌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聆听法、模唱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老师生动形象的范唱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总之,在做微课的过程中我认真推敲教学设计的每个细节,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每天晚上都反反复复修改教案和课件。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我才有了力量与信心,完整地完成这节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克服各种缺点,争取更好的完成每次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