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 快速发展的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捷的交通;掌握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多以及外来人口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掌握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学会运用身边的实际例子,认识和理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数据资料分析、学习,结合身边生活实际例子帮助理解,活学活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速度过快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育。
教学难点
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及外来人口多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歌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
生:讲述的是邓小平同志确立深圳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师:对。深圳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后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现代化大都市的系列照片]
师:在深圳发展的历程中衍生出了一个专有名词“深圳速度”,这个专有名词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含义?
生:阅读课本P.80知识之窗,认识“深圳速度”的涵义。
师:“深圳速度”这个专有名词产生也充分说明了成为经济特区后深圳发展相当快速,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生:读课本P.81图7.14~图7.16.
师:这几幅图的数据资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师:对,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快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特点呢?
[多媒体展示家乡知名厂家的产品销售地区分布图]
师: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呢?
生:珠江三角洲很多企业的产品出口至港澳或国外,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图]
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教师展示的模式图,分析、归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各自的优势条件国,及相互间优势互补的“前店后厂”的合作发展模式。
生:结合课本P.82图7.17,完成活动第1题,分析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转移方向及其原因。
师: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不但会促使制造业的分布位置发生转移,也会促使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发生变化。
[多媒体展示在东莞等地过去和现在的制造业产品变化]
生:分析、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型及其原因。
师:第一章章首页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东莞一塞车,世界电脑就会涨价?”
生:东莞是全球重要的电脑生产基地,东莞一塞车就影响了东莞生产的电脑的运输,运到世界市场上的电脑少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
师:路通财通。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快、如此发达,也是得益于这地区便捷的交通。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公路网、要主铁路干线、航空枢纽、水运枢纽、桥梁等等] 引导学生感受珠江三角洲便捷的交通。
[多媒体展示春节前,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的火车售票点排长队买火车票回家的外来民工,及火车站广场密集的人流等照片]
生:结合老师展示的照片和课本P.87表7—1数据,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外来人口多。并分析、归纳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生: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分小组讨论外来人口多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如东莞、佛山、顺德等等很多地方由过去落后的小村庄转变成现在的城镇的对比照片,及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图]
生:结合老师展示的资料,归纳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面积逐渐增大,城市化高速发展。
生:分小组讨论城市化的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城市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外来人口的迁入。(配合简单版画,简单明了地展示城市化过程)
生:完成P.89活动第2题,讨论归纳城市化带来的利弊。
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重点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多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这两大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 快速发展的经济
一、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快
2.外币型经济:①与港澳地区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②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
二、便捷的现代化交通
三、众多的外来人口
1.外来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外来人口多带来的影响
四、高速发展的城市化
1.城市化的定义
2.城市化过程
3.城市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香港、澳门的位置、范围组成、自然环境特点和面积、人口特点;结合史实认识香港、澳门的殖民历史,以及回归的时间和意义;掌握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与内地的密切合作。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比较法介绍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
教学难点
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盛况视频]
师: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两个省级行政区。身在珠江三角洲的我们对于香港和澳门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会看香港的电视剧,听香港歌星的歌曲,而且有很多同学已经去过香港、澳门或有亲人住在香港和澳门。有哪些同学已经去过香港或澳门呢?说说你们在香港、澳门的所见所闻所想吧!
生: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介绍香港和澳门的视频,来认识并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概况。
生:观看视频,认识香港、澳门,归纳香港和澳门在位置、范围、面积、人口、自然环境、殃民历史、回归过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况。
师:刚才看视频,我们都看到了香港和澳门的城市景观,最大的感觉是香港和澳门很多高楼大厦。为什么在香港、澳门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除了是因为经济发达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香港和澳门面积小,而且主要以山地为主,人多地少,建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更多的人。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结合刚才视频中介绍的香港、澳门的面积和人口数据,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
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数据表明港澳地区人多地少。
师:港澳地区人多地少,为了解决这问题,除了兴建高层建筑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填海造陆。
[多媒体展示港澳地区填海造陆,向海洋要空间的具体例子:澳门机场、香港维多利亚港宽度的缩窄等等]
[多媒体展示关于CEPA的新闻资料]
生:结合老师展示的资料,了解港澳与内地,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的紧密合作和互相促进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香港、澳门的基本概况比较
香港 澳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邻近深圳 珠江口西侧,邻近珠海
组成主体 香港岛、九龙、新界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曾被何国侵占 英国 葡萄牙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区花 紫荆花 莲花
经济特点 经济发达,服务型经济,是著名国际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 经济发达,四大支柱: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建筑业、被称为“东方蒙特卡罗”
二、港澳面积、人口特点:人多地少
解决措施:“上天下海”
三、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课题名称:第七章 珠江三角洲 第 17、18 时
设计者:郑秋仙 修改者: 类别:【原创】【整合】【引用】
教材版本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下册
章节名称 第1节 黄金三角
授课时间: 2011 年 5月 12日 第13周 星期四
授课教师 郑秋仙 授课班级 3、4、5、6、7、8、12、15、16班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www.中考资源网 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表,能总结出本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www.中考资源网了解本地区有特色的农业模式“杂基鱼塘”。www..中考资源网知道本地区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类型。www.中考资@源网 3.收集本地区地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分类,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www.中考资源网 4.根据有关材料,说出轻工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5.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www.中考资源网 6.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www.中考资源网
重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www.中考%资源网
难点 1.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www.中考资源网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www.中#考资源网
教具 教材、投影仪,
主要教学法 收集材料、读图、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省区呢?
生:广东省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省的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地位很高,那么我们碣石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之内么?
生:不在。
师:对,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时至今日,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有“黄金三角”之称。为什么我们的珠江三角洲会被选为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呢?珠江三角洲有哪些有利于实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的。在学习之前,我们来认识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岭南的母亲河-珠江。
师:珠江发源于哪里呢?最终注入那个海洋、流经的省区和主要支流等,请同学们读课本P.76图7.1。
生:发源于云南省的乌蒙山地,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全长2212千米、其主要支流有北江、东江、西江,最终注入南海。
师:在地图上,除了能找出上述知识外,还可以看到珠江,特别是它的上游河段有什么特点呢?
生:通过地图,看到珠江上游有几个水电站,说明上游水资源丰富,因为珠江上游地形复杂,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师:除了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通过图7.2,可以看出珠江的最大特点是:三江汇合,八口分流。
师:学习了珠江,那我们珠江三角洲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生:通过图7.4.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的东南端,在广东省的中南部。
师:读图7.3,完成P.77活动题第3题,在地图上落实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位置、
师:珠江三角洲有何优越性呢:
生:分小组讨论,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师生共同小结:1.区位因素—— 优越的地理位置
2.人文因素——著名侨乡
3.政策因素: 开放最早,政策最优。
师:由于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大量的移民从珠江三角洲一带流向南洋,所以珠江三角洲很多的县市成为了华人华侨的主要故乡。珠江三角洲最著名的侨乡在哪里呢?
生:江门五邑地区
师:五邑具体指的是哪里呢?
生:五邑地区包括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和新会区。
师:其中,侨乡中的台山市的华人华侨有100多万人,超过现在在台山市的总人口,是江门五邑地区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
师:珠江三角洲历史上是我们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时至今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展仍然良好,农业生产独具特色,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有哪些呢?
生:结合所知识以及课本图7.3,分小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 , 物产丰富
一年两熟至三熟
2.社会经济条件
河网密集,水陆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生:结合实际生活,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产品:水稻、甘蔗、淡水鱼、亚热带水果等
师: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珠江三角洲农业基础好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建成现代化的城郊农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产业带,是我国“三高”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典范。
师:本节课小结:了解珠江的概况(发源地、流经省区、长度、特点等),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色
地图册页 31页
板书设计
第1节 珠江三角洲-黄金三角
一、岭南的母亲河-珠江
1.发源地
2.注入海洋
3.流经省级行政区
4.主要支流
5.特点:“三江汇合,八口分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二、祖国的南大门
1.位置、范围、成因、主要城市
2.位置的优越性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三、著名的侨乡五邑
四、独具特色的农业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劳动力
2、主要的农产品
3、农业特色
教后反思
由于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与珠江三角洲的联系非常的紧密,所以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